绪论 模仿自由原则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模仿:有关人类本能的社科理论
第一节 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
一、“模仿”与“摹仿”之辨
二、人类对自然的模仿
第二节 社会学和经济学中的模仿理论
一、模仿即传播
二、模仿即创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模仿自由:法学的立场
第一节 作为基本权利的模仿自由
一、模仿自由的基本建构
二、先于法律存在的模仿自由
第二节 模仿自由与经济自由
一、模仿自由与自由竞争
二、模仿自由与公平竞争
第三节 模仿自由与表达自由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模仿自由原则:国内外立法实践
第一节 作为未阐明的法律原则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中的模仿自由原则
一、著作权法:模仿与艺术创作
二、专利法:模仿与信息传播
三、商标法:模仿与商业表达
第三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模仿自由原则
一、立法选择:各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模仿自由
二、应用场景: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选择适用
第四节 典型国家立法范式
一、《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模仿自由原则
二、《日本不正当竞争防止法》中的模仿商品形态条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仿自由原则的适用:行为的类型化
第一节 奴性模仿
一、奴性模仿的概念及发展
二、认定奴性模仿的相关要素
第二节 戏谑模仿
一、作品的戏谑模仿
二、商标的戏谑模仿
第三节 模仿与比较广告
第四节 逆向模仿
一、模仿自由原则与逆向模仿
二、逆向模仿与技术中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仿自由原则在实践中的问题与出路
第一节 我国司法实践中模仿自由原则的适用与困境
一、适用模仿自由原则的案例样本
二、作为自由裁量的价值判断依据
第二节 基于模仿自由原则审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司法适用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商标法的选择适用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与著作权法的选择适用
三、“一般条款”的定位与适用
第三节 利用模仿自由原则辩证分析“搭便车”行为
一、“搭便车”与知识产品
二、“搭便车”与商业道德
三、“搭便车”与商标混淆
第四节 构建公有领域与模仿自由原则的适用关系
一、传统研究视野中的公有领域
二、知识产权的扩张与公有领域的式微
三、模仿自由原则的适用与公有领域的划分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