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沙漠旅游地生态环境与景观要素的互构研究(以宁夏沙坡头为例)
0.00     定价 ¥ 8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3678575
  • 作      者:
    作者:董宝玲|责编:王帅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8-01
收藏
内容介绍
旅游作为推动城乡发展、助力区域脱贫致富的重要“催化剂”,常被作为关键手段引入区域发展及生态治理实践。在此过程中,对景观要素进行区别化建构利用,往往会催生不同的旅游发展结果,进而导致两种相离的生态环境状态。一是在生态环境优势区,景观要素的非理性建构会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扰乱旅游环境秩序,致使旅游地生态环境恶化,让旅游业成为破坏生态秩序的“罪魁祸首”。二是在生态环境脆弱区,景观要素的合理建构利用会加固生态系统的平衡,丰富景观生态,使旅游业成为维护生态秩序的“稳定剂”。本书遵循“生态重塑—价值凝结—效益溢出”的逻辑主线,借助“自然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交替观察视角,分析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生态与旅游的关联关系;探究沙漠景观建构效果、价值与功能的时序性演化形式与空间表征形式;测量景观要素建构产生的生态系统旅游服务价值与旅游社会福利;辨析景观要素建构与旅游地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互构关系。
展开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胁迫生态学
2.2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
2.3 沙漠旅游与沙漠旅游地
2.4 自然的社会建构
2.5 本章小结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区概况
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3 本章小结
4 生态环境与区域旅游发展的关联过程及阶段性特征
4.1 生态胁迫治理与旅游发展的沉寂阶段(1984年以前)
4.2 生态稳步优化与旅游发展的自组织阶段(1984—1994年)
4.3 生态持续向好与旅游开发的市场化运作阶段(1994—2007年)
4.4 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旅游发展的提质升级阶段(2007年至今)
4.5 本章小结
5 自然、文化与社会景观要素的建构测量与表征
5.1 自然景观要素建构的效果与表征
5.2 文化景观要素建构的效果与表征
5.3 社会景观要素建构的效果与表征
5.4 本章小结
6 景观要素建构对区域旅游社会福利的影响
6.1 变量间的逻辑关联
6.2 量表编制与数据收集
6.3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6.4 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景观要素建构与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关系
7.1 生态环境压力促使沙漠景观要素改善
7.2 景观功能拓展促进沙漠旅游地提质升级
7.3 景观维护惯习助力沙漠旅游地可持续发展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实践启示
8.2 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