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入法背景:“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需要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样貌:以控辩量刑协商为核心的框架设计
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面临的困境:“权利型”制度逻辑遭遇“权力型”司法环境
四、研究思路
上篇 协商性司法的全视域考察
第一章 作为政治决策路径的协商——协商民主
一、协商民主的概念
二、协商民主的价值
三、协商民主的特征
第二章 协商向刑事司法领域的拓展:辩诉交易的萌芽及兴盛
一、辩诉交易的基本样式
二、辩诉交易的成因
三、辩诉交易向大陆法系国家扩展:“协商性司法”范式不断成熟
第三章 协商性司法范式的基本样貌
一、协商性司法的界定
二、协商性司法的主要制度形式
三、协商性司法的特征
四、协商性司法自身潜伏的不公正因素
五、协商性司法的正义性
第四章 协商性司法的运行机理:以辩诉交易为例
一、美国辩诉交易的制度样貌
二、辩诉交易的理念基础
三、辩诉交易的运行机理
中篇 协商性司法在中国
第五章 “协商性司法”在中国的生成:积累与探索
一、革命和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在司法实践中对“协商”机制的探索与运用
二、改革开放后对协商性司法的实践探索
三、我国立法对协商性司法的回应:协商性司法范式最终形成
四、我国对协商性司法范式的价值诉求
第六章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协商机理
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概貌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运行机理
第七章 认罪认罚协商之实践审视
一、“可放弃性权利”供给不足
二、弃权自愿性保障机制欠缺充分性
三、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缺乏“可协商性”
四、协商程序设计不足以满足参与主体的获利需求
五、协商程序缺失
下篇 程序正义之维的认罪认罚协商程序完善路径探索
第八章 刑事案件分类处理程序之构建
一、刑事案件分类程序的构建设想
二、普通程序的“精细化”提升路径
三、简易程序的完善对策
四、轻微犯罪认罪认罚案件处理程序多元化探索
第九章 审判外协商程序探索
一、三个需要强化的理念
二、中国特色污点证人制度探索
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扩展探索
第十章 认罪认罚协商自愿性保障机制的完善对策
一、依托公职律师设置公设辩护人
二、建立系统、完整的证据开示制度
三、非自愿性救济机制之探索
第十一章 认罪认罚程序的协商性提升路径
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中的双重逻辑正位
二、强化践行检察机关客观公正立场以平抑其“控诉基因”
三、协商“筹码”的供给增补:科学配置检察裁量权
四、轻松协商环境的营造:被害人救助制度之完善
未竟篇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框架下的协商程序之构建
第十二章 设立刑事预审程序之构想
一、刑事预审程序的概念界定
二、预审程序的设置理由
三、预审程序的设置构想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