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福多开创性地提出了思维语言假说(Language of Thought Hypothesis,简称LOTH,LOT1),认为人的头脑内部如同计算机内部语言般有一套自己的符号表征体系,用以操作处理及储存信息。福多在LOT1中对心理语言提供了经验的和其他的论证,而在LOT2中,更多的接受了一种心理语言的纯粹指称语义学。全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关于概念:在第一章的引言部分对LOT1进行了回顾,并对LOT2的转变作了概括性论述;在第二章中提出了概念形而上学,提出概念乃是心理殊相并且是以思维语言的形式存在于大脑中的,宣称实用主义是哲学上最差的观念;在第三章中指出思维语言所遇到的弗雷格问题,并试图借助CTM(心灵计算理论)来解决弗雷格的共指模糊性难题;第四章的“局部性”则是针对心灵计算理论过程,强调心灵计算理论的确是仅仅在(局部)句法上的心理操作,但反对“认知过程是局部性”这一观点。第二部分关于心灵:第五章转向天赋论,重点区别概念习得和概念获得;第六章肯定了“前概念表征”的存在;第七章梳理全书,进而站在指称因果理论立场上,重点解决非对称依赖性与表征的长因果链条的两处难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