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诗史互渗(孙毓棠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新诗)/龙山学术文库
0.00     定价 ¥ 9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739083
  • 作      者:
    作者:张颖|责编:王丽媛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选取历史学家兼新诗人孙毓棠为研究对象,在挖掘一位被埋没的诗人基础上,纵深讨论诗史互动,在诗与历史的跨界联动中寻找诗歌存在的意义。孙毓棠虽常被看作后期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但几乎没有得到过单独的关注。本书在诗人研究上着力,爬梳孙毓棠诗歌的创作细节,汇通诗人与时代之关系,在充足的文献基础上呈现出完整的诗人创作形态;从诗人论,以论争为焦点剖析诗人创作理念,重新审视诗歌观念“现代史诗”;剖析历史诗学之可能与诗人自身的局限,提出“多重身份”研究视野的重要性。本书以个案牵动诗学问题,希以引起学界对孙毓棠诗歌研究的重视,从微观层面反映时代诗学困境,揭示出诗学与史学的联动互渗。
展开
目录

绪论 作为新诗人与历史学家的孙毓棠
第一章 孙毓棠其人其诗
第一节 从“少宰之第”到“流徙的诗家”
第二节 “三刊两社”:文学活动与诗学交往
第二章 以历史为参照系:孙毓棠的新诗风格之形成
第一节 从“少年老成”到“言之有物”
第二节 “向死而生”的浪漫主义诗人
第三节 现代主义的启发及时代的“感应神经”
第四节 现代寓言与历史题材的化用
第三章 孙毓棠的诗学观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诗学论争
第一节 战时文人心态:“避开一切主义”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末“真正文学的诗”论争
第三节 20世纪40年代语境中的“节奏发展论”
第四章 《宝马》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现代史诗”
第一节 作为批评概念的“现代史诗”:中国新诗的“一个悬想”
第二节 《宝马》:“现代史诗”的“建筑学”
第三节 “史诗的时代”:诗歌批评实践中的“现代史诗”
第五章 诗与史学的对话:孙毓棠在创作与研究上的“诗史互渗”
第一节 历史诗学的可能性:语言作为“讲述”的工具
第二节 诗的想象结构:“重新创造过去”及其局限性
第三节 “以艺术的手笔撰述历史”:史蕴诗心
余论
一 “多重身份”视野下的诗、学互动
二 “半个文学家”的历史位置
附录A 孙毓棠集外诗文补遗
附录B 孙毓棠诗文创作年表
一 诗
二 文
三 集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