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给生命找一个类比,来直观地描述和体现其运作机制,你会怎么选择?
早期的科学家常常用机器来类比生物体,这个不妥当的比喻显然过时了。后来,人们借用了技术革命的伟大产物——计算机。不过,这个类比也不准确,甚至充满了误导性。
诺奖得主弗朗索瓦·雅各布说,生物体更像是一组俄罗斯套娃,一层套着一层,棘手之处在于每层的规则和组织方式截然不同。如果你逐层打开这组“套娃”,会进入嘈杂、随机、不可预测的分子世界,最终陷入量子带来的不确定性之中,晕头转向。
当然,这个套娃的比喻也不太恰当。事实上,人类制造出来的任何技术产品都不适合用来类比生物体。而将基因组作为蓝图、基因作为构建生物体的指令、蛋白质作为精准定制的分子机器、细胞作为具有固定身份的实体等理论,都被证明是不完整、具有误导性甚至错误的。生命的复杂性超出了我们此前的想象,任何简化都会带来诸多问题。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诸多发现已经明白地告诉我们:别想在某个特定的地方发现生命的全部秘密,这个地方根本不存在!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一种全新的生物学,来帮助理解神秘又复杂的生命运作机制。与其削足适履,不如重起炉灶。作者在本书中就探索了这一新的生物学,揭示出基因、蛋白质、细胞、组织和神经系统等每一个层级都有自身的规则和原则,生命正是自这些层级的相互作用与协同运作中涌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