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碳排放理论
1.2 碳排放核算
1.3 海绵城市的内涵与发展
第2章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方法
2.1 海绵设施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体系
2.2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活动
2.3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碳排放量核算公式
2.4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
第3章 新建居住小区海绵化建设项目碳排放核算与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及建设方案
3.2 碳排放核算
3.3 碳排放分析
第4章 改建居住小区海绵化建设碳排放核算与分析
4.1 研究区概况及改造方案
4.2 碳排放核算
4.3 碳排放分析
4.4 新建和改建海绵化小区碳排放比较研究
4.5 碳减排策略研究
第5章 生物滞留设施的碳排放强度及优化
5.1 研究区域概况
5.2 实验设计
5.3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5.5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分析
5.6 全生命周期成本与生物滞留设施性能、碳排放的关系
第6章 基于碳排放强度的居住小区LID设施优化布置
6.1 LID设施组合优化布置模型
6.2 模型构建
6.3 响应面法优化设计
6.4 单一LID设施研究
6.5 LID设施组合布设规模的优化
6.6 讨论与展望
第7章 基于碳排放强度的市政道路LID设施优化布置
7.1 研究道路概况
7.2 模型构建
7.3 情景模拟
7.4 结果与讨论
第8章 海绵城市低碳建设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8.1 多目标优化模型
8.2 赋权-TOPSIS法选择最优解集
8.3 基于碳交易额方案投资总额计算方法
第9章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新建居住小区海绵化低碳建设
9.1 雨水径流模型构建
9.2 多目标优化
9.3 最优解集的选择
9.4 最优解集结果与分析
9.5 基于碳交易额的最优低碳方案选择
9.6 碳减排分析
9.7 低碳建设优化潜力
第10章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改建居住小区海绵化低碳建设
10.1 雨水径流模型构建
10.2 多目标优化
10.3 最优解集的选择
10.4 最优解集结果分析
10.5 基于碳交易额的最优低碳方案选择
10.6 碳减排分析
10.7 低碳建设优化潜力分析
第11章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新建市政道路海绵化低碳建设
11.1 雨水径流模型构建
11.2 多目标优化
11.3 最优解集的选择
11.4 最优解集结果分析
11.5 基于碳交易额的最优低碳方案选择
11.6 碳减排分析
11.7 低碳建设优化潜力分析
第12章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改建市政道路海绵化低碳建设
12.1 雨水径流模型构建
12.2 多目标优化
12.3 最优解集的选择
12.4 最优解集结果分析
12.5 基于碳交易额的最优低碳方案选择
12.6 碳减排分析
12.7 低碳建设优化潜力分析
附录 天水市概况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