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一节 波兰尼思想研究的意义
一、哈姆雷特之问:20 世纪现实与理论的重担
二、回到马克思:思想资源的再度发掘
三、20 世纪的新对话:开启新自由主义批判
第二节 波兰尼的问题领域与关键概念
一、自由与社会:波兰尼的思想主线
二、市场社会:波兰尼的主要批判对象
三、社会转型:现代复杂社会的理想形态
第三节 思想线索与研究进展
一、波兰尼的关键论题研究
二、波兰尼与马克思的对话研究
三、作为“思想资源”的波兰尼与他的对话者
四、社会转型视域下的热点问题研究
第四节篇章 结构安排
第一章 市场社会中人的商品化
第一节 人之为人:前市场社会中人的形象
一、黑格尔论现代人的形象
二、近代政治哲学中人的形象
第二节 人之为商品:马克思论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劳动者
一、法哲学批判中的人的形象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人与社会
三、小结与启示
第三节 人之为虚构商品:波兰尼论市场社会的起点
一、虚构商品批判的方法论
二、从虚构商品出发的市场社会批判
第二章 论社会中的自然法则与内在矛盾
第一节 波兰尼对汤森自然法则的批判
一、波兰尼对斯密“经济人”的回顾
二、汤森对自然法则的引入
三、由批判汤森带来的理论推进
第二节 市场社会中的自然法则
一、论“模仿的自然状态领域”
二、市场社会的内在原则
三、新古典自由主义与汤森政治经济学的关联
四、社会对自然的支配方式
第三节 市场社会与自我保护的社会
一、论市场社会中的“社会”
二、“两个社会”的内部矛盾
第三章 复杂社会问题中的原则与危机
第一节 何谓“复杂社会问题”
一、起源:经济核算辩论
二、自由与社会的遭遇:波兰尼的复杂社会问题
第二节 “复杂社会问题”的哲学溯源
一、卢梭论公意何以可能
二、黑格尔论具体的普遍性
三、马克思论社会中的个人
第三节 复杂社会的矛盾与危机
一、复杂社会中的双向运动
二、维系资本主义市场社会的双向运动
三、走向反动的双向运动
四、重构普遍性的基础与契机
第四节 复杂社会问题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一、市场社会的乌托邦
二、历史唯物主义对“经济决定论”的反对
第四章 ?“大转型”视域下的复杂社会理想
第一节 何谓“大转型”视域
一、“大转型”指的是什么
二、“大转型”视域的意义
第二节 社会关系的“对象化”问题
一、“对象化”问题初现
二、“对象化”问题的层次
三、复杂社会中的“对象化”问题
第三节 波兰尼论社会自由
一、作为“必然性”的对象化
二、社会自由的要求
第四节 民主与经济机制
一、作为生活形式的民主
二、的经济机制
第五节 波兰尼思想中隐含了辩证法吗?
一、“复杂社会问题”中的辩证法
二、主客体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
第五章 市场社会批判的力度与限度
第一节 波兰尼市场社会批判的理论贡献
一、对市场的深入考察
二、对汤森的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环节补充
三、对现代复杂社会的讨论
第二节 双向运动的局限性
一、弗雷泽论有待激进化的双向运动
二、哈贝马斯论双向运动的国家维度和历史维度
三、马克思视角下双向运动的局限性
第三节 “大转型”何以可能:行动主体何在
一、波兰尼语境下的阶级
二、波兰尼对阶级的局限性理解
第四节 新的问题:现代社会的技术、权力与资本
一、技术:开放性与封闭性
二、权力:是谁在“保护”社会?
三、资本:金融化与全球化
结语 波兰尼视域内外的“波兰尼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