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沈德潜)(精)/江苏文库
0.00     定价 ¥ 11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14297662
  • 作      者:
    作者:赵杏根|责编:张凉//陈欣|总主编:信长星//许昆林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抓住沈德潜的儒士特质,结合他所处社会环境,依次对他的生平、诗歌理论、诗文作品和所编纂诗文总集,作了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创新之处主要有:沈德潜在科举中获益良多,是其虽16次乡试未中而仍不放弃的主要动力;他几无政绩可言而快速升迁、所获待遇优渥的原因,首先是乾隆帝欲以他为典型,强化科场、官场对读书人的吸引功能,其次是他和乾隆帝的诗歌因缘;以沈德潜“诗教说”统辖其诗情观、比兴观、声韵论、结构论、蓄养论等部分,重构其诗歌理论,突出其诗歌理论的儒家特性;对沈德潜写当时社会政治的诗歌,发掘其本事,论述其意义;对其诗歌艺术,多所发明,且能具体而微。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家世与少年时代
第一节 竹墩沈氏
第二节 祖辈和父辈
第三节 少年时代的家庭和受教育状况
第二章 从青年秀才到老名士
第一节 在乡试路上跋涉的支撑力量
第二节 科举悲喜与生存状态
第三节 诗文活动及其作用
第四节 拜师与雅集
第三章 从“徵君”到翰林
第一节 以退为进,获取荐举
第二节 首次京师之行
第三节 从科场得意到出处彷徨
第四章 文化官僚与御用诗人
第一节 散馆御试后的步步升迁
第二节 政绩盘点
第三节 和乾隆帝的诗歌因缘
第四节 升迁迅速原因之探讨
第五章 晚年林下生活
第一节 和乾隆帝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紫阳书院山长
第三节 群体诗文活动举要
第四节 尾声:身后风波与诗派传承
第六章 诗歌理论的重构
第一节 “诗教说”
第二节 诗情观
第三节 比兴观
第四节 声韵论
第五节 从章法到字法
第六节 蓄养论
第七章 与政治相关诗歌发微
第一节 地方政治事件诗发微
第二节 诸大臣案本事诗发微
第三节 朝廷军事、经济事务诗
第八章 社会生态的诗歌纪录
第一节 灾异中社会生态的立体展示
第二节 社会众生相的描绘
第九章 诗歌艺术研究
第一节 古体诗艺术
第二节 近体诗艺术
第三节 章法艺术
第四节 语言艺术
第十章 文章研究
第一节 碑传文研究
第二节 序跋研究
第三节 学术文研究
第四节 经世文研究
第五节 游记和园记研究
第十一章 《古诗源》研究
第一节 《古诗源》概观
第二节 铭辞歌谣谚语的诗学价值
第三节 伦理的规范与感情的波澜
第四节 “入世”情结的调适与温柔敦厚的教化
第五节 从朴茂粗放到典丽精致
第十二章 《唐诗别裁集》研究
第一节 编刻过程与此书性质
第二节 无论出处须忠君
第三节 诗歌“辅政”有宜忌
第四节 诗歌“正俗”有宜忌
第五节 泄导人情之示范
第六节 题材与感情之取舍
第七节 各种体裁各种“格”之展现
第八节 诗歌表达策略之示例
第十三章 《明诗别裁集》研究
第一节 体例与编选宗旨
第二节 对忠孝节义等伦理观念的强化
第三节 与政治相关诗歌的编选策略
第四节 对明诗多样性的不当舍弃
第十四章 《清诗别裁集》研究
第一节 体例及其缺陷
第二节 文献价值与历史价值
第三节 思想价值和情感价值
第四节 美学价值
第十五章 《唐宋八家文读本》研究
第一节 “体”的单薄和“用”的广博
第二节 文体规范的展示和表达策略的运用
第三节 儒家的独尊与专制的强化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沈德潜研究文献综述
附录二 沈德潜年谱简编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