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章 家庭与少年
第一节 钱家大公子
第二节 “痴”气的童年
第三节 钱家与杨家
第二章 癫狂与灵秀
第一节 东林小学里的顽童
第二节 锋芒初露
第三节 数学十五分,考入清华大学
第三章 清华才子
第一节 “横扫清华图书馆”
第二节 清华才子
第三节 石遗老人的座上客
第四节 敢与权威论短长
第五节 遇到杨绛
第四章 玉树连理
第一节 在光华大学
第二节 清华重逢
第三节 《中书君诗》初刊
第四节 缔结良缘
第五章 留学牛津
第一节 他乡亲情
第二节 牛津大学的生活
第三节 在巴黎大学
第四节 哀江南
第六章 从联大到国师
第一节 西南联大的年轻教授
第二节 去蓝田
第三节 父与子,不同的风采
第四节 《中书君近诗》
第七章 “写在人生边上”的“人兽鬼”世界
第一节 上海沦陷
第二节 忧世伤生
第三节 《写在人生边上》的“偏见”
第四节 《人·兽·鬼》
第五节 《中国诗与中国画》及其他
第八章 钱锺书与《围城》
第一节 创作初衷
第二节 《围城》里的悲喜剧
第三节 独具匠心的小说
第四节 钱锺书写《围城》
第五节 《围城》之外的“传奇”
第九章 《谈艺录》成书始末
第一节 咳唾随风成珠玉
第二节 “忧患之书”
第三节 谈艺玉屑
第四节 中国诗话的里程碑
第十章 北归
第一节 生活的磨难
第二节 在暨南大学
第三节 重返清华
第十一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
第一节 “开会太多”
第二节 参加“毛选”英译
第三节 童心的苍老
第十二章 乍暖还寒
第一节 风波未定
第二节 选本名著《宋诗选注》
第三节 同遭批判
第四节 翻译毛泽东诗词及其他
第十三章 不朽的巨著《管锥编》
第一节 “明哲”不能“保身”
第二节 “偷”时间写《管锥编》
第三节 “名山事业”
第四节 《管锥编》:钱锺书的风格与气魄
第五节 《管锥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第十四章 打开国门后的钱锺书
第一节 在欧洲汉学会上
第二节 在美国演讲
第三节 “自传不可信,相识回忆亦不可信”
第四节 日本讲学
第十五章 热闹的“钱学”与冷静的钱锺书
第一节 声名日隆的烦恼
第二节 谢绝应酬,闭门读书
第三节 “固辞不获,补订少作”
第四节 “钱锺书”在海外
第五节 《围城》的改编
第六节 删落浮华的《槐聚诗存》
第十六章 名满天下,谤亦随之
第一节 “钱学”热
第二节 几桩知识产权官司
第三节 关于钱锺书的评价
钱锺书年谱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