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现实背景
二、理论背景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难点与可能的创新
一、研究难点
二、可能的创新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重要概念界定
一、汇率相关概念
二、全要素生产率
三、贸易类型
第二节 汇率相关理论
一、汇率决定理论
二、汇率传递理论
第三节 汇率变化与企业生产率
一、汇率变化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二、汇率变化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可能路径
第四节 贸易类型相关研究
一、异质性企业理论与加工贸易
二、加工贸易发展及转型升级
三、汇率变化与加工贸易
四、融资约束与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影响
第五节 文献评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汇率制度演变与人民币有效汇率
第一节 国际汇率制度演变
第二节 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
一、1949—1978年: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的制度探索
二、1979—1993年:经济转轨时期的双重汇率制度
三、1994—2004年:“并轨”后的钉住汇率制度
四、2005—2014年: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五、201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改革新阶段
第三节 企业层面的有效汇率及变化
一、数据说明
二、加权的有效汇率
第四节 企业层面有效汇率的分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汇率变化与出口企业生产率:总体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分析
一、局部均衡模型
二、影响路径分析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计量模型构建
二、变量定义
三、数据说明
四、特征事实
第四节 汇率变化对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一、总体影响
二、异质性影响
三、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汇率变化对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路径
一、进入退出效应
二、规模经济效应
三、资本深化效应
四、进口效应
第六节 拓展分析
一、2005年汇改的影响
二、汇率升值和贬值的非对称影响
三、汇率变化对出口企业生产率分布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汇率变化与出口企业生产率:贸易类型异质性视角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分析
一、基础模型
二、考虑贸易类型差异
第三节 不同贸易类型企业的特征差异
一、分年度企业数量和出口额变化
二、分年度全要素生产率变化
第四节 汇率变化的生产率提升效应
一、计量模型构建
二、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企业对比分析
三、加工贸易企业的内部异质性
四、一般贸易企业的内部异质性
五、稳健性检验
六、影响路径的差异性
第五节 拓展分析
一、考虑贸易类型的非对称影响
二、考虑贸易类型的生产率分布情况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出口企业的融资约束和全球价值链嵌入问题
第一节 出口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
一、理论分析
二、出口企业的融资约束情况
三、融资约束的制约效应分析
第二节 出口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问题
一、理论分析
二、出口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
三、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增强效应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国内外经验分析
第一节 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国内案例
一、企业背景介绍
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三、打造高币值下的企业生存样本
第二节 汇率调控及提高生产率的国际经验
一、德国的经验
二、日本的经验
三、新加坡的经验
四、俄罗斯的经验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汇率波动背景下提升出口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
第一节 国家层面
一、继续深化汇率改革,正确认识汇率变化的生产率提升效应
二、持续推进贸易自由化,健全出口企业优胜劣汰机制
三、助力出口企业数字化转型,逐步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发展
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缓解出口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
五、重点鼓励一般贸易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
第二节 企业层面
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视治理结构改革
二、增强内源融资能力,为生产率提升创造条件
三、重视贸易类型差异,合理嵌入全球价值链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附录B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