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数字赋能视角下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的影响机制研究/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书系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0466852
  • 作      者:
    作者:银西阳|责编:刘佳庆
  • 出 版 社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基于四川省水稻主产区608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对数字赋能视角下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的影响机制展开系统研究。研究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基于数字经济理论、农户行为理论、农业技术扩散理论和农业绿色发展理论,对数字赋能影响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的理论机理进行系统探讨,并搭建了“数字赋能—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和相关资料,从宏观视角梳理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历程,总结各阶段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的基本特征,并结合微观调研数据,系统阐述样本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环境特征,揭示样本农户的绿色技术采纳现状;第三,基于微观调研数据,结合OLS模型、Ordered Probit模型、控制方程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检验数字赋能对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的影响,并从绿色技术类别、经济区域和农户群体三个方面探讨数字赋能影响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的异质性;第四,利用中介效应检验模型,从农户绿色技术采纳认知和区域软环境两方面实证检验数字赋能对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的作用机制;第五,采用内生转换模型检验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的节本增收效应,并通过OLS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探讨数字赋能视角下该经济效应的异质性;第六,利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对案例资料展开逐级编码,归纳总结出数字技术赋能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的基本内涵和实现路径。
展开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技术路线与文章结构安排
1.4.1 技术路线
1.4.2 文章结构安排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户
2.1.2 数字赋能
2.1.3 绿色农业技术
2.2 文献综述
2.2.1 数字经济的相关研究
2.2.2 数字赋能的相关研究
2.2.3 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的相关研究
2.2.4 数字赋能与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的相关研究
2.2.5 文献述评
2.3 本章小结
3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理论基础
3.1.1 数字经济理论
3.1.2 农户行为理论
3.1.3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3.1.4 农业绿色发展理论
3.2 分析框架
3.2.1 数字赋能与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的数理经济学分析
3.2.2 数字赋能对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的影响机理分析
3.2.3 数字赋能视角下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的经济效应分析
3.2.4 总体分析框架
3.3 本章小结
4 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的历史追溯与现实考察
4.1 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历程与农户绿色技术采纳阶段特征
4.1.1 绿色农业萌芽期
4.1.2 绿色农业形成期
4.1.3 绿色农业发展期
4.1.4 绿色农业优化升级期
4.2 样本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的现实考察
4.2.1 样本农户基本特征
4.2.2 样本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环境状况
4.2.3 样本农户绿色技术采纳认知状况
4.2.4 样本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状况
4.3 本章小结
5 数字赋能对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的影响研究
5.1 研究假设的提出
5.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5.2.1 变量选取
5.2.2 样本描述性统计
5.3 模型构建
5.3.1 OLS模型
5.3.2 Ordered Probit模型
5.3.3 控制方程法
5.3.4 倾向得分匹配法
5.4 实证结果分析
5.4.1 基准回归结果
5.4.2 内生性问题讨论与处理
5.4.3 稳健性检验
5.4.4 异质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数字赋能对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的作用机制研究
6.1 研究假设的提出
6.1.1 农户绿色技术采纳认知的中介作用
6.1.2 区域软环境的中介作用
6.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6.2.1 变量选取
6.2.2 样本描述性统计
6.3 模型构建
6.4 实证结果分析
6.4.1 农户绿色技术采纳认知的中介作用检验
6.4.2 区域软环境的中介作用检验
6.4.3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7 数字赋能视角下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的经济效应研究
7.1 研究假设的提出
7.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7.2.1 变量选取
7.2.2 样本描述性统计
7.3 模型构建
7.3.1 内生转换模型
7.3.2 普通最小二乘法
7.3.3 分位数回归模型
7.4 实证结果分析
7.4.1 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的经济效应分析
7.4.2 稳健性检验
7.4.3 数字赋能视角下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经济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数字赋能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的实现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
8.1 探讨的关键问题
8.2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8.2.1 研究方法
8.2.2 资料收集
8.3 研究过程
8.3.1 编码小组
8.3.2 理论采样和连续比较
8.3.3 信度和效度检验
8.4 数据编码与分析
8.4.1 开放性编码
8.4.2 主轴编码
8.4.3 选择性编码
8.5 主要研究发现
8.5.1 数字技术赋能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的内涵
8.5.2 数字技术赋能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的实现路径
8.6 基于扎根理论分析的实证结果再检视
8.7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启示
9.2.1 强化政府的引领与扶持,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9.2.2 加快数字“新农人”培育,提升农户数字素养
9.2.3 推进农业数字平台企业专业化发展,实现数字技术的有效供给
9.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数字技术赋能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研究的开放式编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