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序
序言
第一章 货币的发生
第一节 货币经济的萌芽
一 产生货币的社会背景
货币产生的前提——中国古籍关于交易行为的传说——社会发展
的阶段——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殷代社会的情形——中
国殷周时代和古希腊罗马的比较——周代社会的情形——封建社
会的特点——《诗经》时代的社会——皮币二字的意义——“货币”
一 词的原始意义——封建社会与货币
二 殷周时代的贝和铜
贝在古代赐锡品中的地位——贝在中国文字形成时的意义——古
人爱好贝壳的原因——贝壳作为货币的优点——贝朋的单位——
金属的使用与重量单位——铜贝——兵器与生产工具——龟和玉
三 贝的种类及其来源
贝的品种——贝币使用的普遍性——中国古代所用的贝——甲骨
文和金文中贝字的书法——古籍中关于贝的记载——古代贝币的
种类——贝的来源——各种仿制贝
第二节 货币经济的确立
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铸币
四大铜币体系——布币体系——空首布和平首布——空首布的
种类——空首布的文字——平首布的种类——尖足布——方足
布——圆足布——三孔布——祈布——当寽布——刀币体系——
小刀和大刀——针首刀——尖首刀——明刀——圆首刀——齐
刀——齐刀的时代——大刀和小刀的先后——环钱体系——环钱
的起源——环钱的种类——环钱的时代——蚁鼻钱——中国古代
铸币发展的阶段同古希腊的比较——中国钱币上的文字——战国
时期钱币的等级——战国时期钱币的铸造与流通
二 黄金和金币
黄金的发现——使用黄金的原因——黄金的职能——黄金的单
位——黄金的铸造形式——楚国的爰金
三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币制
秦始皇统一中国币制的重要意义——秦国币制的开始——惠文王
行钱的意义——三孔布说——环钱说——始皇统一币制的具体措
施——半两的铸造——改革币制前后的其他方孔钱
四货币经济确立后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货币流通高潮——战国时的货币单
位——战国时期社会的性质——自然经济的地位——当时的物价
数字及其意义——货币经济确立后的影响
第三节 货币理论
货币对于社会的推动作用——古人对经济问题的不重视——儒家
和农家对于交换经济的看法——单旗的子母相权说——计然的循
环论——白圭——李悝——《管子》中的货币理论——《墨子》
中的货币理论
第四节 信用的发生
借贷行为发生的前提——货币与借资的关系——《周礼》中泉
府的赊贷制度——《国语》和《左传》中的借贷——《管子》
中的借贷——实物借贷与货币借贷——借资与高利贷——借资利
率——战国时期放债的普遍——信用放款
……
第二章 两汉的货币
第三章 晋至隋的货币
第四章 唐代的货币
第五章 两宋的货币
第六章 金元的货币
第七章 明代的货币
第八章 清代的货币
中国货币史大事年表
理解中国货币历史的起源与变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