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环境传播与风险沟通理论
第一节 环境传播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第二节 风险沟通:环境传播研究的重要领域
一、沟通问题的产生:风险感知、表达与认知冲突
二、风险沟通范式的转变
三、环境风险传播系统的研究
第二章 环境风险的沟通机制:大众传媒
第一节 环境风险沟通中的传媒角色
第二节 大众传媒的利益综合与协调机制
第三节 议程设置:传媒对风险沟通过程的影响
第三章 社交媒介与环境风险传播
第一节 社交媒介兴起与传播革新
第二节 环境风险传播模式的变迁
一、风险争鸣:“不确定”中的风险认知
二、情感动员:“后真相”时代的感性表达
三、关系连接:风险传播中的强连接与弱连接
第四章 案例研究:环境风险的产生与沟通实践
第一节 邻避事件中的风险传播与沟通过程
一、厦门PX环境风险的披露
二、网络、手机短信的风险传播效应
三、公众座谈与迁址决策:风险沟通的成效
第二节 体制内的环境风险沟通实践
一、环境风险的公开化:两会讨论与媒体关注
二、地方政府间的风险争议与媒介议题设置
三、项目高调迁址与媒介宣传
第三节 环境风险沟通的对照:两个地方案例
一、积极的风险沟通:九江案例
二、错位的风险沟通:茂名案例
三、PX词条“保卫战”:科学理性与邻避情结的对冲
第五章 环境风险传播的话语框架与修辞
第一节 环境风险传播的框架类型
一、媒介框架类型及其变迁:以《南方周末》的报道为例
二、媒介框架中的观念冲突
第二节 环境风险传播中的隐喻修辞
一、PX风险议题的继续再生产
二、环境风险报道中的隐喻分析
第六章 环境风险沟通多元主体及其传播网络
第一节 环境风险沟通主体的多元性
第二节 环境风险的传播关系网络分析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
二、主体行动者构成与整体网络结构
三、不均衡参与和无规则互动
第七章 新媒体时代公众风险认知与环境素养
第一节 环境风险的公众认知
一、公众态度和情绪探究
二、公众的风险认知程度
三、风险认知的纵深:互文与历史关联性
第二节 环境风险公众表达的网络特征
一、网络表达的强邻避性
二、情绪话语驱动
三、对知识价值理性的排斥
第三节 风险利益表达与环境素养
一、公众环境素养类目建构
二、风险利益表达与环境素养表征
三、环境素养的缺陷及影响
第八章 智能媒体来临:环境风险沟通的新视野
第一节 智能媒介及其可供性
一、智能媒介传播的新特征
二、智能媒介的多元可供性
三、作为技术“行动者”的智能媒介
第二节 智媒时代的环境风险传播
一、视觉表达:智能时代的风险影像
二、具身传播:虚拟现实中的风险体验
三、算法控制:风险认知的核心环节
第三节 媒介基础设施化与环境风险沟通
一、数智媒介成为基础设施:平台媒体的兴起
二、环境治理新进展与基础设施媒介赋能
三、构建数字融通的风险沟通体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