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古代文论/文艺学研究入门书系
0.00     定价 ¥ 4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7863892
  • 作      者:
    作者:姚爱斌|责编:刘志远//陈瑶|总主编:吴子林
  • 出 版 社 :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旨在提供开放思想空间,各章设“研讨专题”和“拓展研读”,重视理论指导与实践,叙述简明扼要。书中内容涵盖多个方面,从“文章”“文体”概念探讨入手,研究“文章”概念规定及不同时期“文章”观;分析文体的内涵、自觉、通变等;还涉及诗体、词体的诸多理论,如诗体的风骨、隐秀、情景,词体的境界等。对各时期代表人物的理论观点,如刘勰、钟嵘、陈子昂、王夫之、王国维等的学说进行阐述,力图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命题及发展脉络,为研究中国古代文论提供基础与指引。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何谓“文章”?
第一节 “文章”概念的两个基本规定
第二节 “文章”与周代“人文”观
第三节 汉代的“文章”观
第四节 王充“文章 ”观的新转向
第二章 何谓“文体”?
第一节 文体指文章自身整体存在
第二节 文体是有丰富特征的文章 整体
第三节 文体是有丰富构成的文章 整体
第四节 文体与风格
第三章 文体的自觉
第一节 《典论·论文》与“文学自觉”说
第二节 从“文学自觉”说到“文体自觉”说
第三节 文体的自觉与个体的自觉
第四章 文体与通变
第一节 《周易》“通变”论
第二节 文学“新变”的两种倾向
第三节 以经典“体要”驭新变“奇辞”
第四节 化“讹变”为“通变”
第五节 “通变”论的主旨与主线
第六节 从“变则通,通则久”到“变则可久,通则不乏”
第五章 诗体与风骨
第一节 刘勰的“风骨”论
第二节 钟嵘的“风骨”说
第三节 陈子昂的“风骨”说
第六章 文体与隐秀
第一节 “隐”与“秀”的关系
第二节 “隐”作为一种文体特征
第三节 “秀”作为一种文体特征
第四节 “隐秀”论的误读与接受
第七章 体制与兴趣
第一节 “体制”是指诗歌作品的本体存在
第二节 《沧浪诗话》中“体制”内涵的统一性
第三节 诗歌体制论与《沧浪诗话》其他诗论概念
第四节 诗歌体制论视野中的《沧浪诗话》的整体结构
第八章 诗体与情景
第一节 王夫之的“性性”“物物”思想与其情景关系论
第二节 王夫之的“一以贯之”治学原则与其诗学观念
第三节 “乐景写哀,哀景写乐”说的内涵及矛盾
第四节 《采薇》“情景”关系通解
第九章 词体与境界
第一节 从“三阶级”说到“三境界”说
第二节 从“意境”说到“境界”说
第三节 “境界”兼“阶级”与“意境”之长
第四节 “境界”说探词体之“本”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