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重识徽音(林徽因建筑笔记)
0.00     定价 ¥ 1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1352165
  • 作      者:
    作者:林徽因|编者:胡占芳//雨璟|责编:马思齐//刘屹立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首部聚焦于林徽因独立建筑思想的文集新编。精心选编林徽因24年间(1932—1955年)登载在9种出版物上的16篇建筑文章,在借鉴和吸收前人成果、向多位专家学者求证的基础上,将文本置于中国近现代时代大背景与中国建筑学发展背景中,勾连史料,力图还原历史现场,既为阅读林徽因的文章提供可靠文本,又细致挖掘其写作背景与意图,归纳每篇文章的时代意义及在中国建筑学界的价值,并探求不同文章思想的前后关联,为重新认识和理解林徽因其人打开历史的窗口。 全书精编、精注、精校、精排,专业性与普及性兼具,适用于文史爱好者与研究者,以及对建筑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随书附大量珍贵书影,并绘制多张精美拉页图纸,可供读者参考和鉴赏。 林徽因本名林徽音,“徽”是美、善之意。她的建筑文章气韵灵动、含美之思,她的智慧回响于时间的长河中,余音不绝。这本《重识徽音林徽因建筑笔记》,希望带领读者一同重新认识林徽因,聆听她富含美的思想之音:通过以全新的方式阅读林徽因的文章,对她在建筑学领域的成就和贡献进行一次再呈现,从中不仅深度感受林徽因的丰富人格,也进一步领略这位杰出的建筑学家对一个时代,乃至后世的影响——“徽音冠青云,声响流四方。”
展开
目录
1932—1945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 000
专栏一 中国古建筑木构架探微: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平郊建筑杂录
专栏二 藏传佛教过街石塔考
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
专栏三 晋汾寻珍:梁林山西八县古建考察行迹
平郊建筑杂录(续三卷四期)
专栏四 古建筑年代鉴定方法
专栏五 以砖仿木:“天宁式”塔探秘
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
专栏六 战后南京公营住宅规划建设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第二期编辑后语
1933 《大公报》
闲谈关于古代建筑的一点消息(附梁思成君通信四则)
专栏七 营造天工:梁思成通信中的应县木塔
1934 《清式营造则例》
第一章 绪论
专栏八 中国古代的经典木构建筑
1936 《中国建筑展览会会刊》
清代建筑略述
专栏九 宋式、清式古建筑主要名称对照
1946 《市政工程年刊》
住宅供应与近代住宅之条件——市政设计的一个要素
专栏十 一栋林徽因设计的住宅:清华园胜因院37号
1951—1952 《新观察》
谈北京的几个文物建筑
专栏十一 千步廊:天安门广场的前世今生
我们的首都
中山堂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故宫三大殿
北海公园
天坛
颐和园
天宁寺塔
北京近郊的三座“金刚宝座塔”——西直门外五塔寺塔、德胜门外西黄寺塔和香山碧云寺塔
鼓楼、钟楼和什刹海
雍和宫
故宫
专栏十二 古都遗珍与北京中轴线
1952 《苏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之重建》
译者的体会
专栏十三 林徽因与“梁陈方案”
1953 《中学生》
我们的首都——北京
专栏十四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北京城市规划
1955 《中国建筑彩画图案》

关于《中国建筑彩画图案》的意见
后记 荒原上的播种者——读林徽因的“建筑笔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