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刑法学视野下的利益输送犯罪研究
0.00     定价 ¥ 9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10270807
  • 作      者:
    作者:杨晓培|责编:洪琼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腐败是不当运用公权力进行利益分配,其实质为公权力与公民权利交往关系中的一种利益失衡。“利益输送”则是腐败术语库中的一种“利他”而“没有装入口袋”的新型腐败基本样态,在公权力资源配置过程,通过超估、虚估公共资源价值采用价格双轨制形式进行不法输送,主要表现为高权行为范式与公共资源交易范式。利益输送是公权力配置资源过程中的职务违背,严重侵害了权力配置公共资源的公平性的保护法益,即破坏了公权力与公民权利(体系)之间交往关系的平衡秩序或状态,从而导致了资源配置“结构性紧张”与社会心理失衡的“结构性怨恨”,表征出渎职犯罪的“家族相似性”。“同等情况相同对待”,刑法理应从“现实关注”提升到系统的“理论自觉”,并做出一种妥当性回应。本书主要从法理学的层面,对刑法学视野下的利益输送犯罪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
展开
目录
前言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五、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第一章 识别基准:利益输送的基本图式
第一节 利益输送的事实识别:裁量权的滥用
一、利益输送概念的原型与演进
二、利益输送的分类:基于“二分法”的表述
三、利益输送的表征:权力的不正当授受
四、利益输送的态势:裁量权中立的异化
第二节 利益输送的法律识别:出行入刑
一、不法机能的触发:个案举样
二、行为不法的识别:规范主义的“社会行为论”
三、利益输送犯罪与相关罪名的共栖:同一与差异
四、利益输送与工作失误及“为民服务”的划分
第三节 利益输送犯罪场的形成:基于“多元”与“差异”
一、社会根源:客观因素的多样性存在
二、个体诱因:主观价值的多元性冲突
三、犯罪场:异质性关系的耦合
四、差异中的“同一”:相互依赖下致罪因素的渐进式聚集
第四节 理论工具:利益输送研究的模型集合
一、社会平衡理论: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另一种叙事
二、公共选择理论:公共行为的“经济人”假设
三、法律保留理论:裁量权的依法行使
四、话语理论:利益输送在刑法语境下的“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价值理性:利益输送犯罪化的根据
第一节 利益输送刑罚的必要性
一、利益输送是一种反社会行为
二、利益输送的法益侵害
第二节 利益输送刑罚的最后手段性
一、利益输送规制的喧嚣:过犯罪化的评价
二、利益输送非刑罚的假设与证伪:功能性供给不足
三、利益输送刑法化的“不得已”
第三节 利益输送犯罪化的可行性
一、公共认同: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
二、国际反腐衔接的基础:法律文本与实践
三、利益输送犯罪化的合宪性诠释
四、制度创设:基于新权利确认与保护的犯罪化拟制
第四节 利益输送的刑罚政策:严而不厉
一、基于现行反腐“厉而不严”刑罚政策的平衡
二、立法严密:利益输送治理的“有法可依”
三、刑罚的“最小侵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话语借鉴:利益输送犯罪的立法与理论反思
第一节 我国与利益输送犯罪相关的立法沿革与经验
一、利益输送相关罪名的文本梳理分析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与利益输送相关的刑事立法分析
三、利益输送相关犯罪:罪刑关系的“钟摆效应”明显
第二节 域外与利益输送犯罪相关的文本与适用分析
一、德、日等西方国家刑法中“背信罪”的基础考察
二、对其他国家或地区“公务员图利罪”的考察
第三节 利益输送犯罪化的域外启示与借鉴
一、图利罪是一种特殊的背信罪
二、背信犯罪在我国的现实适用与意义延伸
三、权力侵害公共利益的刑事责任:普遍性与预防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逻辑展开:利益输送犯罪的构成
第一节 利益输送犯罪的构成:法律标准
一、客观要件:基于权力配置公共资源的不公平性
二、主体要件:基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范畴
三、主观要件:基于“利他”的直接故意
第二节 利益输送犯罪的特殊形态与共同犯罪
一、利益输送犯罪的特殊形态
二、利益输送的共犯问题
三、利益输送行为的一罪或数罪
第三节 利益输送犯罪化的实现形式
一、权力不法犯罪化的实践:以12个刑法修正案“贿赂罪名变化”为视角
二、利益输送犯罪化的立法:刑法修正案的选择
三、利益输送罪在我国刑法体系中的位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理性:利益输送犯罪的刑罚
第一节 刑罚的正义分配
一、刑罚之“理”:源于刑法制度的公平
二、刑罚之“力”:立法与司法相结合
三、刑罚技术与价值的统一:最大化实现公共利益
第二节 利益输送的刑罚目的:报应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并合
一、刑罚是基于一种正义的“利益衡量”
二、功利为主兼采报应的并合主义
第三节 利益输送的刑罚标准:罪刑均衡
一、立法严密:刑罚体系的明确规范
二、裁量规范:刑罚正义的基本保障
第四节 利益输送的刑罚适配:基于李斯特(Liszt)的“目的思想”
一、规制方向:刑罚的轻缓化与渐进性
二、刑罚结构的优化:以贪污贿赂罪为范式的调适
三、刑罚的法定刑设置:刑种与刑度的妥当性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协同机制:社会防卫政策的衔接与适用
第一节 权力自律:公务伦理的法制化
一、现实基础:公务伦理的价值与式微
二、国际经验:公务伦理普遍法制化及方向
三、公务伦理法制化的SWOT分析及调适
四、公务伦理法制化的路径及趋势
第二节 权力他律:监督体系与市场机制并行
一、党内监督法治化
二、国家监督制度化——审计、监察、法律监督的机能整合
三、社会监督规范化——媒体舆论反腐与“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