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激光诱导动态光栅
0.00     定价 ¥ 1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13310514
  • 作      者:
    作者:(德)汉斯·约阿希姆·艾希勒//(瑞士)彼得·甘特//迪特·W.波尔|责编:王威|译者:胡东霞//彭志涛//赵军普//孙志红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是关于激光诱导动态光栅论述较为系统全面的著作,涵盖动态光栅有关的机理、光栅类型与检测技术,分别从激光诱导动态光栅的概念、动态光栅的产生、光栅分类、光学检测和受迫光散射几个方面概述了动态光栅的基本物理知识,光栅材料与光诱导折射率和吸收变化的机制,以及介绍了实时全息、相位共轭和四波混频理论。 本书可作为从事动态光栅理论、光学瞬态检测和相关实验一线科研人员和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参考资料和工具书。
展开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概述
1.1.1 永久光栅和动态光栅
1.1.2 光栅的产生
1.1.3 光栅的类型
1.1.4 光栅检测
1.1.5 四波混频
1.1.6 受迫光散射
1.1.7 在全息术和相位共轭中的应用
1.2 历史发展
1.2.1 激光烧孔
1.2.2 受激散射
1.2.3 受迫散射或瞬态光栅技术
1.2.4 光与光散射
1.2.5 全息、相位共轭和四波混频
第2章 动态光栅的产生和检测
2.1 激光束和脉冲
2.2 双光束干涉和干涉光栅
2.2.1 两个平面波的叠加
2.2.2 短脉冲的叠加
2.2.3 不同偏振态的光束叠加
2.2.4 有限尺寸效应
2.3 材料响应:振幅型光栅和相位型光栅
2.3.1 材料激发光栅
2.3.2 光学光栅
2.3.3 张量光栅
2.3.4 短脉冲的光栅激发
2.4 光栅的检测
2.4.1 薄光栅
2.4.2 厚光栅
2.4.3 简并相互作用和自衍射
2.4.4 直接检测
2.4.5 外差检测
2.5 光栅产生和检测的实验方法
2.6 自发和受迫光散射
2.7 非线性光学范畴的瞬态光栅
第3章 光栅形成机理与光栅材料
3.1 相互作用机理:真实和虚拟转换
3.2 退激发过程
3.3 原子态相干作用产生的光栅
3.3.1 粒子数密度调制的计算
3.3.2 实验
3.3.3 相关效应
3.4 固体和液体中的粒子数密度光栅
3.4.1 吸收和折射率变化,衍射效率
3.4.2 红宝石中的粒子数密度光栅
3.4.3 各种晶体和玻璃中的光栅
3.4.4 染料溶液中的光栅
3.4.5 罗丹明6G溶液
3.4.6 光栅激励光束的垂直偏振
3.5 半导体中的光栅
3.5.1 光诱导吸收和折射率变化的机理
3.5.2 共振相互作用和单粒子效应
3.5.3 共振相互作用、多粒子效应
3.5.4 非共振相互作用
3.5.5 不同材料研究
3.6 电光晶体中的光折变效应
3.6.1 电场光栅的产生
3.6.2 基本方程
3.6.3 稳态下的空间电荷电场
3.6.4 短时间限制
3.6.5 光栅衰减和擦除
3.6.6 电光折射率变化
3.6.7 多光子光折变效应
3.6.8 应用
3.7 热光栅
3.7.1 温度光栅
3.7.2 应力和应变光栅
3.7.3 热感应光学光栅
3.8 浓度光栅
3.9 液体中的非共振效应
3.10 相关现象
第4章 衍射和四波混频理论
4.1 衍射理论概述
4.2 薄透射型光栅
4.2.1 正弦振幅透射型光栅
4.2.2 吸收和折射率光栅
4.2.3 理论的局限性
4.2.4 薄光栅
4.3 厚透射光栅的耦合波理论
4.4 反射式体光栅
4.5 自衍射
4.5.1 薄光栅的自衍射
4.5.2 恒定振幅厚光栅的自衍射
4.5.3 振幅随强度变化的厚光栅自衍射
4.5.4 非稳态光栅的能量传输
4.6 四波混频
4.6.1 光栅相互作用描述的四波混频
4.6.2 非线性极化描述的四波混频
4.6.3 反射波和透射波的振幅
4.6.4 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4.6.5 材料和光源
4.6.6 应用
4.7 移动光栅
4.7.1 薄光栅
4.7.2 厚光栅
4.7.3 非线性极化描述
第5章 利用受迫光散射研究物理现象
5.1 光栅动力学研究技术
5.2 热能激发实验
5.2.1 纯热流研究
5.2.2 与其他模式耦合的热流
5.2.3 浓度光栅和质量扩散
5.3 激光诱导超声波
5.4 流动研究
5.4.1 流动可视化
5.4.2 流速
5.4.3 速度梯度
5.5 半导体中载流子动力学研究
5.6 固体中的电子能量(激子)转移
5.7 电光材料中的电荷传输
5.8 光化学反应研究
5.8.1 连续波激光器的实验(阶梯式激发)
5.8.2 脉冲激发
5.9 光学损伤和表面光栅
第6章 实时全息和相位共轭
6.1 全息简介
6.2 实时全息和干涉测量
6.3 信息存储
6.4 全息透镜和光栅
6.5 光学图像的波长转换
6.6 图像放大
6.7 图像减法与逻辑运算
6.8 光场的空间卷积和相关
6.9 相位共轭和时间反转
6.10 相位共轭的应用
6.10.1 无透镜成像和聚焦
6.10.2 自适应光学
6.11 自泵浦相位共轭镜
6.12 带相位共轭镜的光学谐振腔
第7章 激光装置和实验中的光栅
7.1 激光器中的空间烧孔
7.2 分布反馈激光器
7.3 光偏转和调制
7.3.1 非线性光栅的偏转
7.3.2 光学门控
7.3.3 脉冲压缩
7.4 光学二极管和单向观察窗
7.5 近简并四波混频的光学滤波
7.6 激光束的相干测量
7.6.1 实验方案和理论
7.6.2 实验示例
7.6.3 相干时间和脉冲宽度的比较
7.6.4 结论
7.7 皮秒采样实验中的相干峰
7.7.1 光诱导吸收或漂白实验中的相干耦合
7.7.2 瞬态光栅实验中的相干峰
7.7.3 相对相干耦合峰的额外贡献
7.8 通过DFWM的无多普勒光谱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