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焦点置于国家形象建构的广阔视域之下,深入且系统地探讨如何通过翻译与传播“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这一核心主题。第1章首先对国家形象的基本概念进行详细阐释,包括其内涵、特性以及主要功能等,同时梳理相关的理论体系,以构建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历史脉络与现实状况的深入剖析,试图找出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存在“反差”的根源所在。
讲故事,这一看似平凡的行为,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第2章明确了讲故事与讲好中国故事的具体界定,以及“讲好中国故事”这一理念提出的背景和意义,进一步地探讨了运用讲故事来构建国家形象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在构建国家形象过程中主体建构和故事内容选择方面的重要性。
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与对外翻译紧密相联,对外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和沟通。第3章详细探讨了对外翻译的概念、属性,阐述了中国故事对外翻译传播对于全面真实介绍中国、塑造国家形象以及提升国际话语权的深远意义。同时,本章深入研究了中国故事对外翻译的特点以及受众情况。
然而,中国故事的对外翻译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诸多挑战,第4章主要探究了对外翻译过程中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带来的难题,探讨了相应的翻译原则,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第5章则对中国故事对外翻译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细致分析,这为后续提出针对性的翻译策略奠定了基础。
在翻译策略方面,第6章从语言策略和非语言策略两个层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涵盖了“译+释”翻译策略、改写编译策略、舍“形”取义策略等多种具体方法,以及国家重视并做好规划、翻译能力体系构建、理念和方法创新、翻译工作者素养提升等非语言层面的策略要点。
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建构同样紧密相联,因此,第7章分析了对外传播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现状,并提出了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的一系列原则,包括传播视角的全球化、传播策略的当地化、传播方式的柔性化、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以及传播内容的包容化等。同时,本章详细阐述了通过媒体传播、外交活动、经济活动、教育和国际交流等多种渠道来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国家形象的具体方式。
最后,第8章对中国故事对外传播效果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一系列提升路径,如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实施精准化和分众化传播战略、主动设置中国议题、构建新媒体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改进对外传播技巧与艺术、提升对外媒体的国际公信力、建立完善的反馈体系、推进立足对外翻译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以及加强学界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