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简要回顾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利率“双轨制”现象与LPR改革
第二章 国债市场的现状及收益率决定因素
第一节 中国债券市场的组织结构现状
第二节 中国国债收益率的决定因素——从供求关系的角度
第三章 基准利率形成的条件分析
第一节 中美利率体系对比
第二节 关于基准利率形成条件的讨论
第三节 中国当前并没有适合全市场的基准利率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美国国债收益率成为基准利率的历史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前:美国国债收益率并不作为基准利率
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中期:逐步成为市场基准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为何国库券没有成为短期基准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长期国债基准受到质疑
第五节 国债成为市场基准利率的条件
第五章 国债收益率与其他市场利率之间的传导效果
第一节 国债收益率与其他利率之间的相关性检验
第二节 国债收益率变动对其他利率变动的贡献度——基于VAR方差分解的结果
第三节 利率市场化已经基本实现了“形成得”“调得了”
第六章 中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检验
第一节 债券市场流动性概述
第二节 中国银行间国债市场的流动性检验
第三节 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国开债收益率也是市场基准的选择
第七章 对利率市场化和基准利率选择的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