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鸨饲养管理指南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9330849
  • 作      者:
    编者:慕德俊//刘畅//金丹|责编:周锦玉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2-01
收藏
内容介绍
大鸨(Otis tarda),鹤形目鸨科。是世界濒危鸟类,IUCN易危物种,列入濒危物种贸易公约附录Ⅱ级。更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列入我国濒危鸟类红皮书,被《中国绿色时报》评为中国十种最濒危的鸟类之一。目前,是除朱鹮以外,唯一一种经国务院批准,其行政许可审批机关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国家林业局)。在我国,大鸨分布于内蒙古大草原和荒漠地区以及东北、长江、黄河流域和新疆西北部(指名亚种)。历史上,大鸨分布很广,数量也很多。但自20世纪80年代初,繁殖区域不断缩小,野外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尝试人工饲养大鸨,但很少成活,更无法繁殖。为了有效保护大鸨,20世纪80年代末,北京、上海、哈尔滨、长春、白城等地的大鸨饲养单位深入开展易地保护工作,其中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和长春市动植物公园先后实现了救护成活和圈养繁殖,逐步突破饲养和医疗的瓶颈,实现圈养大鸨技术的质的飞跃。因此,大鸨饲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总结了多年饲养操作经验,系统归纳、科学阐述大鸨的圈养种群现状、饲养繁育、营养需求和环境设施、医疗等,运用中国动物园协会的Sparks和PMx软件对大鸨种群进行谱系管理分析并
展开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第一章 大鸨的生物学特性及野外保护
第一节 分类
第二节 形态
一、外部形态
二、羽毛
第三节 组织解剖
一、骨骼
二、消化系统
三、泌尿系统
四、生殖系统
第四节 生理、生化指标
一、雏鸟的体温指标
二、血液生化指标
三、生理指标
第五节 野外种群及栖息地环境
一、种群分布
二、栖息地环境
三、种群数量
四、种群迁徙
第六节 食性分析
一、繁殖栖息地食性分析
二、越冬栖息地食性分析
第七节 野外大鸨的行为
一、集群行为
二、觅食行为
三、警戒防御行为
四、鸣叫行为
五、繁殖行为
六、野外大鸨行为时间分配与日节律
第二章 人工饲养管理
第一节 日常饲养
一、笼舍结构及设施
二、日粮与饲喂
三、保定及运输
第二节 繁殖期管理
一、性成熟年龄
二、巢址选择
三、发情炫耀
四、交尾
五、产卵
六、孵化
七、出雏
八、人工育雏
第三节 人工饲养大鸨行为活动时间分配
一、繁殖期行为时间分配
二、越冬期行为时间分配
三、雏鸟行为
第四节 种群管理
一、个体识别
二、遗传资源管理
第三章 大鸨的救护与医疗
第一节 收容救护
一、流程
二、康复饲养
三、动物安置
第二节 疾病检查
一、常规检查
二、特殊检查
第三节 疾病防治
一、基本原则
二、传染性疾病
三、寄生虫性疾病
四、代谢性疾病
五、外科病
六、其他疾病
第四章 大鸨迁地保护历史及救护案例
第一节 研究进展
第二节 人工饲养历史
第三节 救护的发展现状
第四节 救护、饲养案例
一、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
二、长春市动植物公园
三、天津市动物园
四、保定市动物园
五、石家庄市动物园
六、太原动物园
七、兰州野生动物园
第五章 大鸨的濒危与保护
第一节 濒危原因
一、栖息地变化
二、人为因素干扰
三、天敌及自然灾害
四、自身因素
第二节 保护建议
一、保护栖息地
二、减少人为干扰
三、动态监测种群
四、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
五、开展保护宣传
第三节 保护教育实践活动
一、背景
二、意义
三、设计原则
四、展示内容
五、保护教育活动案例
参考文献
附录 我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2002—2024年的大鸨救护信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