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
0.00     定价 ¥ 11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4300762
  • 作      者:
    作者:杨人懿//钟昌标//杨子生//杨诗琴//曹琳琳|责编:任爱清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8-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系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之下设立的新的二级学科。该学科的创立,体现了人们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的资源过度索取、环境破坏、生态失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的严峻形势的深刻反思,反映了当代人对蓝天白云的向往、青山绿水的憧憬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由于该学科创立时间较短,所以在近20多年的发展与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切实加强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建设,对于新时代我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本书是云南财经大学承担的云南省一流学科建设——基础学科提升计划立项建设学科——理论经济学的建设成果专著,也是云南省数字经济与乡村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专著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72263032)和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编号202501AS070166)的研究成果专著。针对该学科当前发展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书努力进行了思索和探究,富有特色和创新。本书是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科建设的最新成果,对于推进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尤其对新时代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一般学科问题研究
第一章 研究背景、现状与目的意义
第一节 学科产生的背景与过程
第二节 学科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及学科特点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学科性质与定位
第五节 学科特点
第六节 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学科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
第三节 生态经济理论
第四节 “两山”理论
第五节 人口经济理论
第六节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理论
第七节 循环经济理论
第八节 稀缺性理论
第九节 三种生产理论
第十节 外部性理论
参考文献
第二篇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
第四章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总体分析
第一节 人口的概念及本学科关注的问题
第二节 资源的概念及本学科关注的问题
第三节 环境的概念及本学科关注的问题
第四节 经济的概念及本学科关注的问题
第五节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链接关系
第六节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基本特点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人口、资源、环境在经济过程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 人口在经济过程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 资源在经济过程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环境在经济过程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内在协调机制
第一节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 人口子系统——PREE系统的内在动力
第三节 资源子系统——PREE系统的物质基础
第四节 环境子系统——PREE系统的空间支撑
第五节 经济子系统——PREE系统的核心
参考文献
第三篇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研究
第七章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准则与目标要求
第一节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准则
第二节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分析
第一节 协调发展的研究脉络与耦合协调机制分析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第三节 结果分析与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第九章 中国资源诅咒与居民收入分析
第一节 资源诅咒假说的提出与自然资源丰裕经济学的产生
第二节 中国自然资源诅咒及其破解的已有研究
第三节 中国耕地-粮食丰裕度与居民收入的关系分析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