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第1章 数据资产评估的相关概念
1.1 数据
1.1.1 数据的定义
1.1.2 数据的特征
1.1.3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1.2 数据要素
1.2.1 数据要素的含义
1.2.2 数据要素的特点
1.2.3 数据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比较
1.2.4 数据要素化与市场配置
1.3 数据资源
1.3.1 数据资源的含义
1.3.2 数据资源的特征
1.3.3 数据资源成为数据资产的条件
1.4 数据资产
1.4.1 数据资产的含义
1.4.2 数据资产的表现形态
1.4.3 数据资产的类型
1.4.4 数据资产的特征
1.4.5 数据资源和数据资产的区别与联系
1.5 数据资产评估
1.5.1 数据资产评估的含义
1.5.2 数据资产评估对象
1.5.3 数据资产评估的特征
第2章 数据价值及其实现
2.1 理解数据的价值
2.1.1 何为数据产生价值
2.1.2 数据价值的特点
2.1.3 数据价值的表现方式
2.1.4 数据价值评估的挑战
2.2 数据价值的类别
2.2.1 数据潜在价值和在用价值
2.2.2 数据的成本价值、市场价值和风险价值
2.3 数据价值的实现
2.3.1 数据价值实现的条件
2.3.2 数据价值实现的过程
2.3.3 数据价值实现的路径
2.3.4 数据价值链与价值网
第3章 数据资产价值生成与实现机制以及资产化路径
3.1 数据资产价值的生成机制
3.1.1 数据资产价值来源的一般分析
3.1.2 数据资产价值生成机制
3.2 数据资产价值实现机制
3.2.1 数据要素如何作用于生产函数
3.2.2 数据资产的确权、评估与定价机制
3.3 资产化路径:从资源化到资本化
3.3.1 数据资产化路径
3.3.2 业务数据化
3.3.3 数据资源化
3.3.4 数据产品化
3.3.5 数据资本化
第4章 数据资产价值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4.1 数据资产价值构成
4.1.1 数据资产价值的总体构成
4.1.2 数据资产价值构成的场景分析
4.1.3 数据资产价值的实现方式
4.2 影响数据资产价值的因素
4.2.1 数据资产价值的影响因素
4.2.2 质量因素
4.2.3 应用场景因素
4.2.4 成本因素
4.2.5 市场因素
4.3 数据资产的价值评估模型
4.3.1 数据资产价值分析
4.3.2 数据资产价值模型
第5章 数据的应用场景与服务模式
5.1 数据应用场景
5.1.1 数据相关场景的概念
5.1.2 数据应用场景分类
5.2 数据服务模式
5.2.1 数据服务模式的概念与类型
5.2.2 具体数据服务模式
下篇
第6章 数据资产评估体系
6.1 数据资产评估的目的与原则
6.1.1 数据资产评估的目的
6.1.2 数据资产评估的原则
6.2 数据资产评估的维度
6.2.1 数据资产合规评估
6.2.2 数据资产质量评估
6.2.3 数据资产价值评估
6.2.4 数据资产安全风险评估
6.3 数据资产评估体系的构成
6.3.1 数据资产评估体系的构成要素
6.3.2 数据资产评估体系的运行保障
6.4 数据资产评估的流程
6.4.1 评估准备
6.4.2 评估执行
6.4.3 评估报告撰写
6.4.4 评估档案归集
6.5 数据资产评估的保障
6.5.1 制度保障
6.5.2 人才保障
6.5.3 技术保障
6.5.4 平台保障
第7章 数据合规分析与评估
7.1 数据合规概述
7.1.1 数据合规的定义
7.1.2 数据合规分析的范围与内容
7.1.3 数据合规评估标准
7.1.4 企业开展数据合规评估的工具
7.2 我国数据合规分析相关的法律
7.2.1 与数据合规评估相关的法律
7.2.2 我国与数据合规分析相关的行政法规
7.2.3 与数据合规分析相关的地方性法规
7.2.4 与数据合规分析相关的部门规章和行政规范文件
7.3 数据合规分析与评估的体系框架
7.3.1 数据合规分析与评估的原则
7.3.2 数据合规分析与评估的维度
7.3.3 数据合规分析与评估的体系框架
7.4 数据合规分析与评估的流程与方法
7.4.1 数据合规分析与评估需要考虑的因素
7.4.2 数据合规分析与评估的流程和步骤
7.4.3 数据合规分析与评估常用的方法
7.4.4 常见的数据合规风险类型
7.4.5 数据合规评估的案例
第8章 数据资产质量评估
8.1 数据质量与评估
8.1.1 数据质量
8.1.2 数据质量评估
8.2 数据资源质量评估
8.2.1 数据资源质量
8.2.2 数据资源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8.3 数据产品质量评估
8.3.1 数据集类数据产品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