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城市社区工作者公共服务动机(生成机制与培育路径)/中和论丛
0.00     定价 ¥ 7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3681285
  • 作      者:
    作者:刘伟民|责编:杨元丽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研究发现,城市社区工作者公共服务动机由自我实现需要、公共利益承诺、同情心、感恩、自我奉献精神五个一阶因子构成;个体心理因素(工作获得感、组织认同、工匠精神)在组织因素(社区行政化、变革型领导风格)与公共服务动机之间起到一定中介作用;而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资源,心理资本在社区行政化与工作获得感和公共服务动机之间起到一定调节作用。本研究在理论上为中国情境下公共服务动机研究从“模仿”走向“自主”推波助力,在实践上为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和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构建贡献智慧和力量。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厘定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厘定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文献评析与研究空间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法
三、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四、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第六节 创新点
一、找到了依存于中国情境下公共服务动机的独特构思
二、发现了重要却被忽视的公共服务动机影响因素
三、进一步打破了公共服务动机作为第一部门研究的“专利”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厘定
一、社区与城市社区
二、城市社区工作者
三、公共服务动机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公共服务动机分类学理论框架及其适用性
二、公共服务动机过程理论及其适用性
三、中国情境下城市社区工作者公共服务动机影响因素分析框架构建
第二章 城市社区工作者公共服务动机结构及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设计
三、研究伦理与信度
第二节 城市社区工作者公共服务动机结构开发:基于扎根理论三级编码
一、三级编码结果与理论饱和检验
二、城市社区工作者公共服务动机结构的中国特色
第三节 城市社区工作者公共服务动机影响因素识别与假设提出基于理论与现实素材
一、三级编码结果与理论饱和检验
二、城市社区工作者公共服务动机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第三章 城市社区工作者公共服务动机量表开发与数据收集
第一节 量表开发步骤与预测量表构成
一、量表开发步骤
二、预测量表构成
第二节 预调研量表发放与净化
一、预调研量表的发放
二、预调研量表的净化
第三节 正式调查抽样设计及实施
一、正式调查抽样范围及方法
二、正式调查各层抽样计划
三、正式调查实施
四、样本概况
第四章 城市社区工作者公共服务动机结构测量
第一节 城市社区工作者公共服务动机结构量表质量分析
一、信度分析
二、效度分析
第二节 城市社区工作者公共服务动机水平与特点分析
一、社区工作者公共服务动机总体水平较高
二、社区工作者状态感恩和特质感恩水平很高
三、社区工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与怜悯体验足够深刻
四、社区工作者为民服务的宗旨与情怀坚定
五、社区工作者展现自身能力的工具性动机明显
六、社区工作者勇于自我奉献的精神境界尚需提升
第五章 城市社区工作者公共服务动机影响因素假设检验
第一节 城市社区工作者公共服务动机影响因素量表质量分析
一、信度分析
二、效度分析
三、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第二节 直接效应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与变量相关分析
二、六个因素对公共服务动机的直接效应假设检验
第三节 中介效应检验
一、组织认同的中介效应检验
二、工匠精神的中介效应检验
三、工作获得感的中介效应检验
第四节 调节效应检验
一、心理资本的调节效应检验
二、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第六章 提升城市社区工作者公共服务动机水平的建议
第一节 充分唤起城市社区工作者工作场所中的积极情感
一、加强社区工作者物质和精神激励,提升工作获得感
二、营造“包容”“公平”的组织环境,培育社区工作者的组织认同感
第二节 形塑城市社区工作者“敬业、求精、团结”的工匠精神
一、营造有助于工匠精神传递和孕育的社区组织氛围
二、领导以身作则,强化社区工作者工匠精神品质的生成
第三节 重视城市社区工作者积极心理资本的测评与开发
一、社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融入心理资本因素
二、社区工作者主动寻求机会,加强自身心理资本建设
第四节 优化领导模式,培育变革精神
一、倡导包容关怀和以身作则的变革型领导方式
二、领导者注重培养自身的变革能力
第五节 强化社区居民自治功能,探索“精细化”治理模式
一、弱化社区行政化色彩,还原社区居民自治本色
二、以“清单”形式释放社区工作者的角色压力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我国城市社区工作者公共服务动机由五个维度构成
二、我国城市社区工作者公共服务动机水平较高
三、我国城市社区工作者公共服务动机受个体心理及组织层面六个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研究不足
一、研究内容的全面性还需延展
二、研究设计的缜密性仍需加强
第三节 研究展望
一、关注宏观因素,揭示公共服务动机整体的变迁规律
二、强化实验研究,避免因果关系倒置和虚假动机生成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