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概述
第1章 研究现状
1.1 抗肿瘤递药系统研究状况
1.2 金属有机骨架(MOFs)
1.3 NMOFs的合成方法及在医药方面的应用进展
1.4 模型药物的选择
1.5 纳米递药载体的研究现状
1.6 GA的研究现状
1.7 纳米胶束的研究进展
1.8 PLGA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第2章 纳米金属有机骨架Cu-BTC载体的制备和表征
2.1 Cu-BTC载体制备工艺考察
2.2 纳米金属有机骨架Cu-BTC的表征
2.3 溶血性评价
2.4 结果与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载药纳米金属有机骨架的制备
3.1 5-FU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3.2 载药金属有机骨架冻干工艺的研究
3.3 结果和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5-FU-Cu-BTC表征及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
4.1 测定方法
4.2 5-FU-Cu-BTC体外释放的研究
4.3 结果
4.4 小结
第5章 5-FU-Cu-BTC细胞毒性和细胞摄取的研究
5.1 载药金属有机骨架体外细胞毒性的研究
5.2 载药荧光金属有机骨架的制备
5.3 结果和讨论
5.4 小结
第2篇 中药纳米递药系统
第6章 概述
6.1 中药纳米递药系统研究现状
6.2 mPEG-PLGA嵌段共聚物纳米递药系统研究现状
6.3 抗乙型肝炎中药的研究进展
6.4 模型药物研究
第7章 SH双载药纳米粒的工艺与处方优化
7.1 试剂与仪器
7.2 方法的建立
7.3 包封率的测定
7.4 SH双载药纳米粒的工艺优化
7.5 SH双载药纳米粒的处方优化
7.6 SH双载药纳米粒冷冻干燥研究
第8章 SH双载药纳米粒特性研究
8.1 试剂与仪器
8.2 研究方法
8.3 讨论与小结
第9章 SH双载药纳米粒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9.1 生物样品中SH分析方法的建立
9.2 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第10章 SH双载药纳米粒靶向性研究
10.1 生物样品中SH分析方法的建立
10.2 小鼠体内分布研究
10.3 基于FIVE技术的肝靶向性研究
第11章 SH双载药纳米粒的细胞毒性研究
11.1 材料与细胞
11.2 实验方法
11.3 数据统计
11.4 实验结果
11.5 讨论与小结
第12章 SH双载药纳米粒细胞摄取的研究
12.1 材料与细胞
12.2 实验方法
12.3 实验结果
12.4 讨论与小结
第13章 SH双载药纳米粒抗乙型肝炎药效学实验研究
13.1 D-GaIN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13.2 对HepG2.2.15细胞中HBsAg、HBeAg的抑制作用研究
第3篇 马钱子碱的研究与应用
第14章 马钱子碱的性质及作用
14.1 马钱子碱的来源及性状
14.2 马钱子碱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14.3 药理作用
14.4 马钱子碱的药动学研究
第15章 B-GPSG纳米胶束的制备工艺与处方优化
15.1 试剂与仪器
15.2 B-GPSG纳米胶束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15.3 包封率测定方法的建立
15.4 讨论
第16章 B-GPSG纳米胶束体内靶向性评价
16.1 材料与动物
16.2 体内组织分布研究
16.3 小动物活体成像研究
16.4 讨论与小结
第17章 B-GPSG纳米胶束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17.1 试剂与仪器
17.2 研究方法
17.3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