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扁鹊<秦越人>医学全书华佗医学全书(精)/秦汉晋隋名医全书大成
0.00     定价 ¥ 4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3292788
  • 作      者:
    编者:张永泰|责编:张永泰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包括《扁鹊(秦越人)医学全书》《华佗医学全书》。 《扁鹊(秦越人)医学全书》,收录扁鹊即秦越人的著作《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八十一问》。传说为战国时期卢国·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内容以脉诊为主,还分析了一些临床病证。其中一难至二十二难为论经脉,二十三难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难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难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难至六十八难为腧穴,六十九难至八十一难为针法。 书名《难经》,“难”是“问难”之义,或作“疑难”解。“经”指《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即问难《内经》。作者撷取重点、难点、疑点设八十一问,然后逐一解释阐发,对人体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论述,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腧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 本书创造性地提出了“诊脉独取寸口”的理论,把《内经》的三部九候,解释为气口的寸、关、尺三部,每部又有浮、中、沉三候,并提出其理论根据,认为寸口为“脉之大会”,又是“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可以独取之。由此,“独取寸口”的理论为后世所采纳。书中对命门和三焦的学术见解,以及所论七冲门(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上口为贲门、胃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交界处为阑门、下极即肛门为魄门)和八会(脏、腑、筋、髓、血、骨、脉、气等精气会合处)等独特见解,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该书还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并对五脏之积、泄痢等病多有阐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全书内容简明,辨析精微,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称“《内》《难》”,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古代经典医籍之一。有多种刊本和注释本。 《华佗医学全书》,收录华佗的著作《中藏经》。 《中藏经》,又名《华氏中藏经》,旧题华佗撰,成书年代不详。关于本书的记载,始见于宋·郑樵《通志·艺文略》医方下,题曰《华氏中藏经》。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录为“《中藏经》一卷,汉谯郡华佗元化撰”。本书真伪考辨虽然众说纷纭,但其以脉证为核心的寒热虚实脏腑辨证方法,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独树一帜的以脉证形气决死生,以脏腑辨证为中心的学术思想奠定了中医脏腑辨证的基础,特别是“贵阳贱阴”学说,对后世医家张元素、李东垣、薛立斋、张景岳等影响深远。 全书分为上卷、中卷、下卷。上卷、中卷四十九论,论述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辨证方法,下卷附疗诸病药方六十八道。全书禀承《内经》《难经》天人相应、顺应自然和以阴阳为总纲的思想,创新并发展了阴阳学说、脏腑学说的理论,是一部理法方药赅备的临证实用经典著作。
展开
目录
扁鹊(秦越人)医学全书
华佗医学全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