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言
1.1 住宅套内空间规划的未来趋势
1.1.1 住宅套内空间适应性面临的困境
1.1.2 住宅建筑新型工业化产业新趋势
1.1.3 住宅套内空间规划需要科学方法
1.2 概念与资料解读
1.2.1 概念认知
1.2.2 住宅套内空间设计的核心问题
1.2.3 住宅套内空间模块化设计的研究途径
1.2.4 问题的提出与内容结构
第2章 模块化住宅的历史与理论演变
2.1 延续与演变
2.1.1 前工业时代的标准化思维:气球框架式协调
2.1.2 工业化早期的预制化试验:铸铁构件化秩序
2.1.3 工业化时代的大批量生产:居住机器的高效填充
2.1.4 后工业化时代的批量定制:支撑填充的灵活
2.1.5 新工业化时代的个性定制:数字模块化适应
2.2 理论与源流
2.2.1 结构理性主义的思想起源
2.2.2 现代主义建筑的基因传承
2.2.3 荷兰结构主义的批判拓展
2.2.4 乌托邦建筑的超前性探索
2.2.5 高技派建筑的实践性突破
2.2.6 数字化建筑的多元化发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住宅套内空间模块化设计理论建构
3.1 适应性造就模块化
3.1.1 模块化对住宅套内空间的适应性
3.1.2 住宅套内空间适应性存在的局限
3.1.3 模块化成就住宅套内空间适应性
3.2 理论基础
3.2.1 模块化设计理论
3.2.2 模块化设计方法
3.2.3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3.3 理论模型
3.3.1 与复杂适应系统的理论关联
3.3.2 复杂适应模块化系统基本架构
3.4 方法框架
3.4.1 住宅套内空间模块化的设计规则
3.4.2 住宅套内空间模块分解层级建构
3.4.3 住宅套内空间模块组合优化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住宅套内空间模块化的设计规则
4.1 标准化原则
4.1.1 基于模数协调的通用化策略
4.1.2 基于人体工程学的标准尺度
4.2 居住行为内在关联
4.2.1 居住行为的微观形态
4.2.2 居住行为的属性分析
4.2.3 居住行为的属性量度
4.2.4 居住行为的时空规律
4.3 多元化居住需求
4.3.1 家庭人口结构
4.3.2 家庭生命周期
4.3.3 家庭生活方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住宅套内空间模块分解层级建构
5.1 住宅套内空间模块分解层级
5.1.1 元件级部品部件模块
5.1.2 组件级行为单元模块
5.1.3 部件级功能空间模块
5.2 元件级模块
5.2.1 基本家用部品分类体系
5.2.2 床类基本部品
5.2.3 桌椅类基本部品
5.2.4 沙发类基本部品
5.2.5 柜类基本部品
5.2.6 家电类基本部品
5.2.7 其他类基本部品
5.3 组件级模块
5.3.1 基于模数协调的组件级模块界定
5.3.2 基于人体动作域的组件级模块空间聚合
5.4 部件级模块
5.4.1 住宅套内空间家用部品实态调查及分析
5.4.2 基于行为关联的组件级模块设计结构矩阵
5.4.3 基于行为关联的组件级模块模糊聚类算法
5.4.4 部件级模块的空间复合
5.4.5 部件级厨房与卫浴模块
5.5 基于BIM的模块信息库创建
5.5.1 各层级模块分类与选择原则
5.5.2 各层级模块编码标准化创建
5.5.3 BIM模块信息库创建与管理
5.5.4 元件级模块库
5.5.5 组件级模块库
5.5.6 部件级模块库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住宅套内空间模块组合优化模型
6.1 住宅套内空间模块组合层级
6.2 多元居住需求实态调研与分析
6.2.1 家庭人口结构
6.2.2 家庭生命周期
6.2.3 家庭生活方式
6.3 住宅套内空间模块组合多目标优化模型
6.3.1 遗传算法
6.3.2 住宅套内空间模块组合约束条件
6.3.3 住宅套内空间模块组合优化算法
6.4 住宅套内空间模块组合多目标优化模拟
6.4.1 模块组合优化方案综合评定
6.4.2 评估与修正
6.5 系统级模块产品族平台创建
6.5.1 横向系列模块组合
6.5.2 纵向系列模块组合
6.5.3 套型的可视化界面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
附录
附录A 模块部品平面统计
附录B 家用部品调查统计及关联性设计结构矩阵
附录C 模块聚合方案比选及空间复合算法步骤
附录D 模块库
附录E 模块组合多目标优化算法步骤
致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