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一 从内部出发:文本的肌理
文学生产知识的方式
——李敬泽《青鸟故事集》的引文、缀余、章法与态度
偶然、反讽与“团结”
——论李洱《应物兄》
余华的异变或回归
——论《文城》的历史思考与文学价值
须一瓜式的结尾与作为奇观的小说
——论须一瓜中短篇小说
辑二 穿过交叉的小径:文体的边界
模式的限度与细节的突围
——对《人民的名义》的文本分析
一桩命案的三重真相与再造文体的多种可能
——论东西《回响》
诗歌的“小说性”
——论刘棉朵的诗歌创作
辑三 向广阔的外部:文学的立场
从小说技术的精微处理解历史、时代与“新人”
——论赵德发《经山海》
茅盾文学奖的“表”与“里”
——以茅盾文学奖评语及授奖辞为中心
围墙的推倒与再造: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蜕变
——论张者“大学三部曲”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