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基础篇
第1章 碳达峰碳中和时代命题的提出
全球变暖,是真相还是骗局?
中国作为最大的碳排放国面临巨大减排压力
全球“碳中和竞赛”进行时
第2章 碳达峰碳中和时代命题的阐释
“双碳”关键词辨析
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并不容易
全球气候谈判与中国“双碳”目标
第3章 碳达峰碳中和时代命题的解答
科技支撑
政策支持
金融引领
公众参与
国际合作
第二部分:技术篇
第4章 能源与碳中和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能源使用的历史
能源资源储量
能源与环境
能源与安全
能源转型与碳中和
第5章 能源供应端减碳
化石能源
可再生能源
第6章 储能技术
储能技术概览
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应用领域、投资主体、工商业储能成本和效益
第7章 能源消费端减碳
工业制造行业
建筑行业
交通运输
农业农村
第8章 负碳技术
负碳技术精要
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三部分:实践篇
第9章 中国碳市场
碳市场的理论逻辑
碳市场现状及展望
金融助力碳减排
第10章 国内外银行机构碳中和行动案例
从典型方案看碳中和银行布局重点
从典型案例看银行碳中和创新重点
第11章 银行机构碳中和应对策略
碳中和对金融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应对碳中和的基本原则
绿色贷款评估的一般流程
银行机构应对碳中和的行动建议
第四部分:未来篇
第12章 利用金融科技推进碳中和银行的打造
基于碳账户的零售银行创新
服务“双碳”产业和企业的金融科技应用
服务碳市场与绿色低碳经济园区打造的金融科技应用
碳中和银行与金融科技应用
以“开放银行”理念服务绿色低碳主体和场景
第13章 银行机构碳中和金融的未来展望
碳中和业务体系的进化
碳中和银行管理提升
转型金融和绿色低碳金融的进一步衔接
碳中和银行与数字银行的一体化打造
打造碳中和银行的国际影响力
附录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
附录2 中国碳市场发展大事记
附录3 常用术语
附录4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参考资料摘录
附录5 潜在绿色技术汇总
参考文献
后记:银行业绿色银行战略升级到了关键阶段
推荐语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