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鼓应 从尼采的生命哲学到庄子的人生智慧
一、从尼采到老庄的学思历程
二、尼采哲学简介
三、尼采思想与庄子的人生哲理
陈来 论孔子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
一、好学
二、学道
三、圣人可学
四、为己之学
五、成人之道
朱汉民 道学思想的经学化———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解读
一、《四书章句集注》与道统建构
二、《四书章句集注》与道学建构
三、《四书章句集注》与性理学建构
傅小凡 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一、什么是传统
二、文化的含义与内容
三、文化的三种样式
四、传统文化的现状
五、为何批判传统文化
六、由批到不批的转化
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徐小跃 国学与人生
一、国学涵盖的内容
二、孟荀对人性的探讨
三、人伦与五常
四、仁德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
五、人性、人文与人民
陈少明 儒家伦理与陌生人问题
一、何为陌生人
二、文化、共同体与冲突
三、儒家之“仁”与陌生人
四、何为陌生人社会
五、陌生人社会的伦理与规则文化
六、儒家伦理与契约伦理
苑举正 汉学哲学之呈现:以翻译卢梭为例
一、前言
二、汉语哲学的价值
三、“自由”在现代哲学中的地位
四、卢梭“自由”概念区分人与动物
五、翻译卢梭原文的重点
六、完善化生存能力
七、个人教育与集体政治
八、结论
韩星 敬畏上天,仁民爱物
一、天的含义
二、天地君亲师
三、敬天的历史演变
四、灾异与反省
五、以民为本,敬德保民
六、敬天道、畏天命
七、举头三尺有神明
八、仁民爱物
九、敬天爱民
十、现代意义
吴根友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
一、《论语》中的知人、识人与做人
二、如何学习,如何交友
三、如何做公务员,如何当领导
梁涛 君子儒学与庶民儒学——兼论统合孟荀
一、君子儒学与庶民儒学
二、士与民,圣与凡
三、“得君行道”与“觉民行道”
刘强 中华孝道与爱的教育———“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一、传统文化的古今中西之辨
二、人禽之辨与传统孝道
三、儒家伦理中的孝与爱
四、我们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呢
王颂 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精神
一、中华文明是多源融合的产物
二、佛教中国化是兼收并蓄的成功范例
三、兼收并蓄与亲仁善邻的关系
朱人求 朱子文化的当代传承
一、朱熹生平介绍
二、朱子文化精神(一)
三、朱子文化精神(二)
四、朱子文化精神的当代意义
赵东明 中国佛学的智慧———论信及其在现代社会之应用
一、诚信
二、信仰
三、智信
四、总结
吴飞 六经与中国文明
一、六经
二、皆先王之正典
三、六经作为整体
四、礼是郑学
五、郑玄的影响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