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海口重要湿地水质遥感反演与空间分析/热带森林与湿地资源监测系列丛书
0.00     定价 ¥ 9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1931914
  • 作      者:
    作者:雷金睿//吴庭天//李苑菱|责编:甄美子
  • 出 版 社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全书共分为10章。第1章是绪论,介绍无人机遥感水质监测的现状、水质参数遥感反演研究进展以及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章是水质参数遥感反演原理,着重介绍水质遥感监测基本原理以及水质参数遥感反演的主要方法等内容;第3章是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主要介绍研究区域概况、水质样品采集与检测、水质参数反演模型构建以及水质空间分析方法;第4~7章是水体水质参数浓度反演,分别介绍重要湿地水体总磷(TP)、总氦(TN)、浊度(TUB)、叶绿素a(Chl-a)4种水质参数反演模型构建以及模型精度检验;第8章是水质参数时空变化分析与评价,介绍乾坤湖、永庄水库、长钦湖3处典型湿地水体水质参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开展湿地水质空间评价与分析;第9章是水质参数与景观格局相关性分析,主要分析3处重要湿地水质与周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相关关系及其特征尺度,并提出湿地水质保护建议;第10章是结论与展望,对本书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出本书的主要结论和不足,并展望无人机水质遥感监测未来需开展的研究工作等。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无人机遥感水质监测现状
1.2.2 总磷反演研究进展
1.2.3 总氮反演研究进展
1.2.4 浊度反演研究进展
1.2.5 叶绿素a反演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难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水质参数遥感反演原理
2.1 水质遥感监测原理
2.2 遥感数据源
2.2.1 多光谱遥感数据
2.2.2 高光谱遥感数据
2.2.3 其他数据类型
2.3 水质遥感反演方法
2.3.1 分析方法
2.3.2 经验方法
2.3.3 半经验方法
2.3.4 机器学习
2.3.5 综合法
2.4 水质参数遥感监测类型
2.4.1 悬浮物
2.4.2 叶绿素a
2.4.3 有色溶解有机物
2.4.4 非光敏参数
2.5 水质遥感反演的波段组合
第3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美舍河湿地
3.1.2 五源河湿地
3.1.3 潭丰洋湿地
3.2 水质样品采集与检测
3.2.1 水质样品采集
3.2.2 水质样品检测方法
3.3 水质参数反演模型构建
3.3.1 多光谱无人机简介
3.3.2 光谱数据采集与处理
3.3.3 光谱参数构建
3.3.4 水质参数反演模型构建
3.3.5 模型精度评价
3.4 水质参数空间分析与评价
3.4.1 水质参数空间制图方法
3.4.2 水质评价方法
3.4.3 景观格局分析
第4章 水体总磷浓度反演
4.1 总磷浓度反演数据相关性分析
4.2 总磷浓度反演参数选择
4.3 总磷浓度反演模型构建
4.4 总磷浓度反演模型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体总氮浓度反演
5.1 总氮浓度反演数据相关性分析
5.2 总氮浓度反演参数选择
5.3 总氮浓度反演模型构建
5.4 总氮浓度反演模型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水体浊度浓度反演
6.1 浊度浓度反演数据相关性分析
6.2 浊度浓度反演参数选择
6.3 浊度浓度反演模型构建
6.4 浊度浓度反演模型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水体叶绿素a浓度反演
7.1 叶绿素a浓度反演数据相关性分析
7.2 叶绿素a浓度反演参数选择
7.3 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型构建
7.4 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型检验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水质参数时空变化分析与评价
8.1 乾坤湖水质时空变化分析
8.2 永庄水库水质时空变化分析
8.3 长钦湖水质时空变化分析
8.4 湿地水质空间评价
8.4.1 水质参数权重计算
8.4.2 湿地水质空间分析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水质参数与景观格局相关性分析
9.1 湿地水体周边景观格局分析
9.1.1 乾坤湖景观格局特征
9.1.2 永庄水库景观格局特征
9.1.3 长钦湖景观格局特征
9.2 湿地水质与景观格局相关性分析
9.2.1 乾坤湖水质与景观格局相关性分析
9.2.2 永庄水库水质与景观格局相关性分析
9.2.3 长钦湖水质与景观格局相关性分析
9.3 湿地水质保护建议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不足之处
10.3 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本书主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