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章 家世及其生平
第一节 家世概说
第二节 早年及任职户部时期(1741—1786)
第三节 任职皖川陕三省时期(1786—1793)
第四节 任职西藏时期(1793—1801)
第五节 任职山东、新疆两地时期(1801—1809)
第六节 任职二京时期(1809—1820)
第二章 著述考述
第一节 著述叙录
第二节 《三州辑略·艺文门》的文献价值
第三节 《卫藏通志》著者平议
第三章 文学交游考述
第一节 文学交游考
第二节 科考与交游
第三节 文学交游述论
第四章 诗歌的社会文化内涵
第一节 西藏诗
第二节 西域诗
第三节 岑参、和瑛西域诗比较
第四节 纪行诗
第五章 诗歌艺术特点
第一节 大量融入少数民族语汇
第二节 诗歌学问化倾向
第三节 性情化书写
第六章 对唐宋诗人的接受
第一节 对杜甫的接受
第二节 对韩愈、白居易、李商隐等中晚唐诗人的接受
第三节 对邵雍、苏轼等宋代诗人的接受
第七章 《西藏赋》
第一节 版本及流传
第二节 对汉大赋的突破与超越
第三节 叙事策略研究
第八章 《草堂谮》
第一节 历代杜甫戏叙录
第二节 《草堂谮》对杜甫戏的发展
第三节 《草堂谮》艺术成就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