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永不止步(我的成长之路)/成长系列丛书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5171310
  • 作      者:
    作者:胡世宗|责编:秦红玉//吴勇刚|总主编:胡世宗
  • 出 版 社 :
    辽海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红色之书:书写浩荡洪流与铁流,赓续红色文脉与血脉,军旅诗人胡世宗始终在为人民放歌。他的两个榜样,陈辉与雷锋,隔着时空引导他前行。绿色军营、边关哨所、烽火前线,留下了他血与火的诗篇;两次重走长征路更是难以复制的传奇。 这是一本历史之书:胡世宗以真诚、质朴的笔触,将自己的80多年的人生经历,从时光深处打捞出来,刘白羽、魏巍、贺敬之、浩然等诸多文坛名家,在书中教你写作、与你对话。不同年代的生活片段,以工笔般的细腻,徐徐展现眼前。 这是一本智慧之书:如何走好人生的关键几步?如何向上、充实、顺利过一生?且看胡世宗如何淬炼品格、养成习惯,如何做人做事,如何抉择取舍。很多人认为胡世宗是幸运的——他著作等身,获得诸多名家垂青,没遇到过重大挫折。幸运的秘密藏在书中的诸多细节中。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小时候的红色记忆
逃难路遇解放军
跟军人叔叔学唱《东方红》
小学时给志愿军叔叔写信
第二章 父母是我的第一任老师
母亲圆了这个家
母亲撑住这个家
治病救人不让谢
给铅笔和衣服染色
老母还粮最使我难忘
父亲的人生起起落落
父亲的顺口溜儿是我写诗的根
第三章 文学启蒙恰少年
王老师的相声和徐老师的军歌
初一写诗遭“批评”
岁时发表第一首诗
在校办报增长才干
第四章 家乡诗友扶助我成长
领路人张忠和
园丁解明
家乡诗友如兄亦如师
第五章 清贫火红的学生时代
我曾有过多种兴趣爱好
师范时期深入乡间劳动
扫盲中的“铁帽子”让我震撼
家校往返关于吃的记忆
第六章 我的写作“三件宝”
热爱生活不让日记空白
名言警句之中炼真金
诗文背到烂熟见真义
第七章 拼全力做一个合格的战士
当上兵,梦中笑醒好几回
苦练投弹突破米大关
雪地班进攻,连“炸”仨碉堡
破冰插秧追赶战友
群猪结伴长途奔袭
第八章 耗此生做一个拿枪的诗人
永生的陈辉是我的灯塔
我的根子在连队
团部演出队巡游北国之秋
第九章 “战士诗人”的三件大事
月满山坡,连长当众读我的诗
进京参加全国文学创作大会
而立之年出版《北国兵歌》
第十章 借调北京“登高望远”
在人民日报社沾“仙气”
与李瑛对坐学编诗
协助作家浩然整理文论
一场群星闪耀的诗歌座谈会
“鸟儿们”成为我的创作里程碑
第十一章 两次重走长征路
位老船工摆渡我们过金沙江
贵州境内红军故事今犹在
二走长征路,众人论长征
瑞金杨大爹唱起他的《国际歌》
腊子口火烤牛皮来充饥
沉马:从一首诗到一座纪念馆
金沙江畔重访船工陈大爹
雪山草地一路见证传奇
第十二章 边防哨所唱不尽的歌
海洋岛上“渔村第九户”
九访“东方第一哨”
南海西沙椰子树下
陪张志民“七月走关东”
第十三章 老山前线血与火的诗行
我闻到了硝烟的味道
者阴山前线的残酷与壮烈
战地医院里的伤病与死亡
战地卫生员钟惠玲
战争与和平的咏叹调
第十四章 我的文学生活片段
尽我所能扶助军中作者
黄海笔会游泳遇险
丁玲鼓励我“水滴石穿”
高玉宝半夜包饺子
拜访“飞碟迷”流沙河
老爷岭上最后十九小时
陪同刘白羽巡游东北采风
编辑眼中的“快枪手”
第十五章 战士之笔永不退伍
“三个永不衰减”主导我人生
北戴河重逢王蒙、邓友梅
写不尽的长征与雷锋
轻松小照配清新小诗
采撷绝句华章馈读者
第十六章 家庭和美,儿孙向上
蜗居平方米,口人笑声朗朗
让海英近距离接触诸多名家
支持海泉寻梦逐梦圆梦
小外孙成了岁的剑桥生
第十七章 人生路上永不止步
岁“逃家”自驾去海南
乐把心爱之物捐赠给社会
环球天边游边写
拜望百岁贺敬之
后记我此生恒定的进军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