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有色金属青年科学家文库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8756361
  • 作      者:
    编者:吴川//高文艳//薛生国|责编:史海燕
  • 出 版 社 :
    中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聚焦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系统阐述了相关研究成果。首先研究了土壤-水稻系统砷迁移转化特征及影响机制,包括根际氧化还原条件、硅对水稻砷吸收的影响。其次介绍了砷污染土壤钝化修复方法,筛选基于生物炭改性的砷钝化剂,分析铁改性生物炭对土壤-水稻系统砷/铁吸收及转化的作用。对于矿冶区土壤镉污染,揭示其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探讨硫基材料对镉的稳定效应。再者研究铁循环耦合生物成矿对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涵盖铁还原、微生物介导电子传递及铁氧化菌耦合成矿等方面。最后关注稻米质量安全,进行评价与标准阐述,介绍控制技术,分析金属矿冶区稻米质量安全问题并提出对策,为解决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保障稻米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
目录
第1章 土壤-水稻系统砷迁移转化特征及影响机制
1.1 水稻根际氧化还原条件对土壤-水稻系统砷迁移转化的影响
1.1.1 As形态及转运
1.1.2 根际氧化还原条件对水稻As吸收的影响
1.1.3 根际铁循环对水稻As吸收的影响
1.2 硅对不同渗氧能力水稻品种砷吸收的影响
1.2.1 不同渗氧能力水稻品种砷的吸收、积累和形态
1.2.2 硅对水稻根际砷迁移的影响
1.2.3 硅对水稻砷吸收、积累和形态的影响
第2章 砷污染土壤钝化修复
2.1 基于生物炭改性的砷钝化剂筛选及稳定
2.1.1 赤泥-生物炭对砷的吸附性能
2.1.2 基于生物炭改性的砷钝化剂筛选
2.1.3 基于生物炭改性的砷钝化剂稳定性研究
2.2 铁改性生物炭对土壤-水稻系统砷/铁吸收及转化的影响
2.2.1 改性生物炭对土壤砷有效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2.2.2 铁改性生物炭对水稻砷吸收和形态的影响
2.2.3 铁改性生物炭对砷/铁还原的影响
第3章 矿冶区土壤镉污染特征及钝化修复
3.1 矿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
3.1.1 稻田重金属污染
3.1.2 水稻重金属污染
3.1.3 稻田及水稻中污染物的空间分布
3.1.4 金属对人体HepG2和KERTr细胞活性的影响
3.2 硫基材料对污染稻田镉稳定效应
3.2.1 不同钝化剂对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稳定效应
3.2.2 硫基钝化剂对土壤镉有效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3.2.3 硫基钝化剂对水稻镉吸收、积累和形态的影响
第4章 铁循环耦合生物成矿对砷污染土壤的修复
4.1 铁还原对土壤-水稻系统砷形态转化
4.1.1 生物炭耦合电子传递过程对砷形态转化影响
4.1.2 铁还原对砷形态转化的微生物驱动机制
4.1.3 铁还原对不同粒级组分中砷的分布和形态的影响
4.2 微生物介导的电子传递过程对铁还原耦合砷转化的影响
4.2.1 微生物还原含As(Ⅴ)水铁矿对Fe、As转化的影响
4.2.2 微生物还原含As(Ⅲ)水铁矿对Fe、As转化的影响
4.2.3 赤铁矿对As(Ⅴ)吸附效果及CD-MUSIC模型拟合
4.3 铁氧化菌耦合成矿对土壤砷的修复
4.3.1 铁氧化菌铁氮转化能力及耦合砷成矿
4.3.2 铁氧化菌对土壤-水稻系统砷迁移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4.3.3 稻田土壤砷修复研究
第5章 稻米质量安全研究
5.1 稻米质量安全评价与标准
5.1.1 稻米质量安全评价
5.1.2 稻米质量安全标准
5.2 稻米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5.3 金属矿冶区稻米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
5.3.1 金属矿冶区稻米质量安全问题
5.3.2 金属矿冶区稻米质量安全对策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