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计算机工程图学(一)
案例1 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法——积跬步至千里
案例2 学科方向和专业态度——严谨细致,工匠精神
案例3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不急不躁,厚积薄发
案例4 我国图学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案例5 鲁班与木工构件图——增强文化自信
2 计算机工程图学(二)
案例1 国家标准有关规定——培养严谨细致作风、遵规守纪意识
案例2 制图工具与手绘——严谨统一:画图犹如做人
案例3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以青春“小我”书写强国“大我”
案例4 零件图——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案例5 螺纹紧固件——螺丝钉精神
案例6 高铁中的标准件——严格遵守质量标准
案例7 高速列车转向架装配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3 交通运输工程学
案例1 中国铁路发展历史——中国铁路精神
案例2 中国铁路的发展——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案例3 铁路线路——以桥代路的工程实践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案例4 高速列车——高速列车金名片背后的大国工匠精神
4 机车车辆工程
案例1 机车车辆工程绪论——高铁精神和专业自豪感
案例2 新能源机车——绿色、节能、环保
案例3 出国列车悬挂国徽——国之重器承载民族复兴的使命与荣耀
案例4 转向架焊缝工艺——职业精神的极致追求
案例5 客车转向架的发展——发扬大国工匠精神
案例6 径向转向架——化解横向运动稳定性与曲线通过性能的矛盾
案例7 辅助系统稳定性——弥补团队的薄弱环节,不让一个人掉队
案例8 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史——坚持自主创新
案例9 流线型车体结构——青年要适应当今时代特征
案例10 动车组转向架——合作共赢
案例11 以人为本——对撞性技术守护乘客生命的最后防线
案例12 地铁、轻轨车辆——培养吃苦耐劳、坚守奉献与科学严谨的精神
案例13 轨道车辆空调系统——主动思考,学以致用
5 列车牵引与制动
案例1 列车牵引制动装置的作用——培养主观能动性
案例2 中国高速列车的制动技术——科技自信与国家自豪感
案例3 制动的重要性——安全无小事,预防胜于补救
案例4 列车运行能耗计算和分析——学好专业知识,做好节能这件小事
案例5 牵引力的应用——生活无难事,只要肯用心
6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与维护
案例1 焊接结构特征——如何树立集体荣誉感与社会责任感
案例2 列车智能诊断——如何培养社会责任感
案例3 机车车辆制造与修理对象的更新换代——如何为交通装备制造业作出贡献,促进轨道交通持续发展
案例4 高速动车组列车的轴承型号——如何促进国产轴承在动车组中的应用
案例5 机械故障诊断的重要性——激发爱国热情,强化责任担当意识
7 生产实习
案例1 转向架环口焊接技术——李万君的匠心之路
案例2 绿色交通——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案例3 走近企业——恪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
8 测试技术与信号处理
案例1 测试技术的工程应用——开拓创新思路,服务轨道交通
案例2 测试技术的基础知识——夯实核心知识,积极开展创新
案例3 测试技术的工程实践——开展测试实践,弘扬工匠精神
案例4 智能手机传感器信号处理的创新研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9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案例1 我国单片机芯片的发展——中国芯,强国梦
案例2 单片机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团队合作与协同精神
案例3 单片机中断系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案例4 单片机实验——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
10 工程流体力学
案例1 流体运动的描述——换个视角辩证看问题,打破思维枷锁求真理
案例2 黏性流体流动状态——透过现象看本质
案例3 中国高速列车气动外形设计——中南交通人的担当与智慧
案例4 从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推导中学习——立志成为科技创新人才
11 轨道工程施工养护技术与装备
案例1 铁路线路的动态测量——引进、消化与创新
案例2 轨道维修标准与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
案例3 桥梁工程机械化施工设备——不断创新是民族工业的生命力
案例4 高速铁路维修技术——保持先进性,我们任重道远
12 轨道交通动力设计
案例1 “双碳”目标下的轨道交通发展——自立自强,创新引领
案例2 内燃机的工作循环——借内燃进压功排特性,展轨交强国发展之路
案例3 内燃机曲柄连杆机构的结构与运行——承压转动,铸就坚强体魄,书写精彩一生
案例4 内燃机车支撑国家铁路发展由落后到引领——交通强国与专业自信
13 计算机仿真技术与应用
案例1 有限元分析方法——整体论与还原论的辩证统一,把握系统动态变化特性
案例2 有限元分析的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应时代新学风
案例3 高速列车外形流线型设计——降阻降噪,文化实力
案例4 计算机仿真软件的发展——交通强国使命下的科技力量
14 交通装备创新设计
案例1 轨道交通装备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创新为驱动,引领行业变革的时代浪潮
案例2 高速列车气动外形的进化——坚持在传承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