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学校体育与课程思政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学校体育与课程思政相关概念辨析
一、学校体育的基本概念
二、道德教育与课程思政
第二节 学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学科特性与教育原则
一、学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学科特性
二、学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教育原则
第二章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历史回顾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学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历史回顾
一、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
二、1911年辛亥革命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期
三、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6年“文革”结束时期
四、改革开放探索时期
第二节 学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当代价值
一、课程思政的当代价值
二、学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当代价值
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
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第二节 中国传统育人体育思想
一、“六艺”的教育思想
二、重文轻武与重武轻文
三、“德智体”三育并重
第三节 当代西方具身认知理论
一、具身认知的哲学基础
二、具身认知的基本主张
三、具身道德的实证研究
第四章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学校体育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
一、课程思政相关研究
二、学校体育课程思政相关研究
第二节 学校体育课程思政的现状调查
一、学校体育课程思政调查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学校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现状的调查结果
第三节 学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具身困境
一、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具身困境
二、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具身困境
第四节 学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具身路径
一、学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基本规律
二、学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具身维度
第五章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发展研究
第一节 体育课程思政理论基础的发展
一、生命教育理论
二、全人教育理论
第二节 体育课程思政方法手段的创新
一、数字化教学
二、个性化教学
三、项目化教学
四、跨学科教学
第三节 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整合
一、数字技术的支持
二、社会力量的协同
三、体育师资的优化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