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精神障碍模型(一个精神病学教授的批判性反思)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5738852
  • 作      者:
    作者:(英)彼得·泰勒|责编:曾婧娴|译者:仇剑崟//吴艳茹
  • 出 版 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前,精神病学还不完全称得上一门真正的科学,它包含了从社会学到生物化学的一系列学科,这些学科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让外行人很难了解各学科真实的意图,想表达的观点及其依据是什么。 在本书中,作者再次对四种不同的精神障碍模型进行解读,你会发现:每个模型都有自己的主张,并有其充分的依据。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富有同理心的笔触对其进行了深度分析,并逐一分解,在肯定了每种模型的优势的同时,道出了每种模型的不足,而后在共轭模型的实践中重建了它们。
展开
目录
译者序
推荐序 和而不同的努力
第一版前言
第六版前言
序一 一个医学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序二 为什么加剧两极分化
第一章 疾病模型
什么是疾病
疾病识别阶段
疾病模型设定界限
基于疾病模型的医生态度
强制治疗
疾病模型的辩护
第二章 精神动力学模型
心理治疗有效吗
精神动力学模型的基础
精神动力学模型原理与实践的结合
精神动力学模型的变化
依恋理论与经验的结合
精神动力学在实践中会发生什么
一个有用的总结
第三章 认知行为模型
认知行为模型和其他模型的区别
认知行为模型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将行为主义从实验室推向临床
认知行为模型的核心原则
检验模型
基于正念的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模型在临床中的实践应用
认知行为模型的其他应用
对认知行为模型的批评及其辩驳
让患者获得掌控感
第四章 社会模型
生活事件、社会力量和内源性疾病
识别导致精神疾病的社会原因
社会模型的实践
用社会模型分析精神疾病的病因和症状
在逆境中进行调整
应对社会异常行为的社会政治模型
用社会模型逆转诊断实践
社会模型的其他应用
总结
第五章 共轭模型
痛苦和障碍的程度
精神障碍的发展阶段
其他模型的不足
分级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如何看待患者
共病及人格障碍
结论
术语表
关于作者
关于译者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