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政和年间,宋徽宗赵佶在组织编撰《圣济总录》时,为阐发《黄帝内经》(主要是《素问》)理论,亲自撰写了《圣济经》一书。本书北宋末期传播甚广,一度在天下学校进行讲习,并作为官办学校考试的命题来源,但靖康之难后流传渐罕。
《圣济经》全书十卷(篇)四十二章,以道家思想为主线,整合总结之前诸多前贤名家医学理论,对《内经》理论体系进行初步归纳,并进一步阐释发挥,论述了养生之道、孕育之法、诊治之要、方药之理等内容,可视为北宋末期《黄帝内经》的简明教科书式读本。
目前可见《圣济经》版本包括明代施沛《灵兰集丛书》收录本、清代手抄本《圣济经解义》、另一无年代标记的清抄本及光绪年间陆心源《十万卷楼丛书》本。其中陆心源本流传最广,而藏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的明施沛本国内基本不传。本次点评以目前可见最早版本——明施沛《灵兰集丛书》收录本(影印)为底本,陆心源《十万卷楼丛书》本为主校本,并参考另外两个清手抄本,将为读者提供一版集校释与点评于一体的高质量学习研究参考书。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