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萧条--1929-1939(精)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13119026
  • 作      者:
    作者:(德)扬-奥特马尔·黑塞//罗曼·科斯特//维尔纳·普拉姆普|责编:方程//魏力|译者:欧阳珺
  • 出 版 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这是一部剖析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西方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著作。 长期以来,各国经济学家都非常关注这场经济危机,试图将它研究透彻以避免人类重蹈覆辙。围绕这个话题,学者们作了很多讨论,比如:这次经济危机是否因为德国、美国领导人的行为而加剧,西方各国政府在危机中是否鼓励了极端主义;当今人类应该怎样认识经济危机,发生经济危机时可以采取怎样的“正确”行动;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三位作者在书中作了回答。同时,他们还细致地阐述了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机制,评论了政府的策略,总结了解决危机的策略,让读者在阅读本书后能对经济危机有更深层的认识。
展开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全球经济危机与金本位制的建立与衰落
“黄金二十年代”的危机源头
金本位的重建
金本位制在全球经济危机中的衰落
第二章 危机在各国
第一节 危机在德国
德国短暂却深刻的危机
危机的过程和规模
德国经济危机的结构性前提条件
布吕宁政府和全球经济危机
回顾:全球经济危机在德国
第二节 危机在英国
在英国及其联邦逐步发展的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经济发展
全球经济危机在英国
贸易保护主义和英镑区
英国殖民地与经济危机
英国资本主义的新特征
第三节 危机在美国
美国的大萧条:规模大且时间长
危机的开始
罗斯福和“新政”
美国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有争议的危机政策和“新政”
第四节 危机在法国
法国和金本位区迟到的危机
起始状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经济
法郎的稳定以及战间期的货币政策
法国1931—1935年的危机和经济政策
金本位区的防御姿态
第五节 危机在中国
中国迟到的危机
中国不稳定的政治和经济情况
中国经济在大萧条初期的虚假繁荣
危机升级
第六节 危机在苏联
苏联脱钩的危机
苏联经济和命令经济
五年计划和农业集体化
全球经济危机中的经济繁荣
第三章 争议中的全球经济危机
国民经济学中的危机问题
弗里德曼、施瓦茨、特明、艾肯格林的辩论
博沙尔特争论
危机的国际维度
第四章 全球经济危机和当前的金融危机
图表目录
附 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