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立
一、马来西亚族群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二、“跨族群书写”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一、跨族群、跨文化议题的理论探讨
二、族群政治、身份认同视角的作家作品论
三、书写主题、创作史爬梳的专题研究
四、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思路、方法与章节架构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框架设计与安排
第一章 跨族群书写的文化/政治想象
第一节 “番”:“异”知识的南洋再生产
一、“番”与“夷夏之辨”
二、东马原住民
三、印度人
四、马来人
第二节 殖民时代的跨族群书写(20世纪20—40年代)
一、南洋色彩与本土性建构
二、展现异域风情
三、宣扬反殖反资
第三节 独立前后的跨族群书写(20世纪50—60年代)
一、颂歌与隐忧:西马的跨族群书写
二、理解与磨合:东马的跨族群书写
三、差异缘由与后续影响
第四节 后“五一三”时期的跨族群书写(20世纪70—80年代)
一、隔膜的族群他者:西马的跨族群书写
二、同悲同喜的友族同胞:东马跨族群书写
第二章 族际婚恋中的跨族群书写
第一节 文明他者的“发声”
一、自然与文明结合的“他者”
二、代际分歧与对立
三、“华—夷”秩序的变奏
第二节 弱势他者的反抗
一、情感反叛
二、“反向凝视”
三、暴力对抗
第三节 混血儿的多元文化认同
一、混血儿产生的土壤
二、从“无名”/污名到正名
三、重审父辈文化
第三章 历史溯源中的跨族群书写
第一节 去殖民化:重勘原住民历史
一、“失语”的原住民历史
二、重勘原住民历史
三、重述历史的内在诉求
第二节 去“神化”:重述华人拓荒史
一、华人拓荒史的多层镜像
二、华人拓荒史的“黑暗之心”
三、华人拓荒史的“东马抗辩记忆”
四、历史记忆的多重奏
第三节 “拆解殖民后果”:还原雨林文明史
一、雨林习俗志
二、雨林人物志
三、雨林生活志
第四章 “回儒对话”中的跨族群书写
第一节 禁忌僭越者的“罪”与“罚”
一、文学禁忌的“脱教”
二、“不信道者”的质疑
三、“反叛者”的嘲弄
四、“吃教者”的自我分裂
五、“退教者”的禁锢
第二节 私人生活领域的碰撞与磨合
一、饮食里的“风波”
二、情感世界的困境
三、华裔皈依者的身份尴尬
第三节 社会公共领域的规训与惩戒
一、学校:“湖面”并不“如镜”
二、咖啡店:从交融到疏离
三、在路上:“同路”抑或“分道”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