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以霍英东为代表的粤商令世界瞩目;往前追溯,有清末马应彪带头建立的四大百货公司;再往前,则有洋务运动中的唐廷枢、徐润等著名买办;继续上溯,便是全球闻名的广州十三行。无疑,那时是粤商最为辉煌的时期。
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中国对外贸易的澳门—广州二元中心的确立,到清咸丰七年(1857)广州十三行被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炮火彻底焚毁,在古代中国与世界大航海时代接轨的300年间,广州十三行经历了从禁海到开海,从禁洋到开洋,从“加一征收”到取消恶税,从“一口通商”到鸦片战争,从“万邦来朝”的朝贡贸易到全球化市场贸易的历史变迁。在此期间,“银钱堆满”的广州十三行成为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子银行”,推动了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谱写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华彩乐章。
本书全方位展开有关广州十三行历史的各个层面,从物质、制度到文化、精神,从皇帝、封疆大吏、海关监督到行商,从英、法、美等国官员到外商,从银圆的流入到逆转,等等,予以钩沉、考证,在前人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发掘大量的中外史料,提出了一系列学术创见,写成一部广州十三行史。著名史学家吴于廑、张磊称许作者“既有纵考,又有横览;不拘陈说,勇于立言”。本书史论结合,编年史与专题研究相得益彰,力求可读性与学术性双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