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生物炭过硫酸盐催化剂的环境应用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9330047
  • 作      者:
    作者:马双龙//黄岩//宋佳//王竞侦//高博强|责编:刘伟//冯英华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为了解决原始生物炭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有机污染物效率低下和机制不清的难题,本书作者将自己在生物炭过硫酸盐激活剂研发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紧密围绕生物炭质地结构调控以增强催化活性这一目标,系统开展了新型生物炭的研制和有机污染物降解性能探讨等工作,针对生物炭空隙、比表面积、含氧官能团和石墨化结构等理化性质的定向调控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工作,针对生物炭催化剂激活过硫酸盐的机理提出了大量新颖的观点和论述。本书为生物炭过硫酸盐催化剂的定向研制和抗生素污染物的降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污染物概况
第二节 传统污染物处理技术
第三节 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
第四节 催化剂调控策略
第二章 测试方法与技术
一、形貌表征
二、X射线衍射(XRD)表征
三、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四、比表面积以及孔径分布表征
五、拉曼光谱分析
六、Zeta电位的测定
七、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
八、电化学测试
九、活性物种鉴定
第三章 多孔生物炭活化过二硫酸盐降解磺胺嘧啶的效能和机制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三节 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表征结果与分析
一、SEM和TEM结果与分析
二、基于碳质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以及孔径分布表征结果与分析
三、基于碳质催化剂的XRD、XPS、拉曼光谱表征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碳质催化剂/PDS体系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一、碳质催化剂/PDS体系对SDZ的吸附与降解
二、碳质催化剂浓度对SDZ降解效率的影响
三、PDS浓度对SDZ降解效率的影响
四、溶液初始pH对SDZ降解的影响
五、水中无机阴离子对SDZ去除率的影响
第五节 碳质催化剂活化PDS降解SDZ的机制探究
一、催化降解过程中活性氧物种的鉴别
二、SK-C/PDS体系催化降解SDZ过程中活性位点的探究
第六节 催化降解过程中降解机制的探究
一、催化降解过程中电子传递机制存在的证明
二、催化降解过程中电子传递机制的探究
三、SK-C/PDS体系对于酚类有机污染物的选择性降解
第七节 碳质催化剂SK-C具有最佳催化性能的原因
第八节 SK-C/PDS降解SDZ的可能降解途径的确定
第四章 壳聚糖基生物炭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效能和机制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三节 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表征结果与分析
一、基于壳聚糖多孔生物炭SEM和TEM表征结果
二、基于壳聚糖多孔生物炭拉曼表征结果
三、基于壳聚糖多孔生物炭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
四、基于壳聚糖多孔生物炭比表面积以及孔径分布表征结果
五、基于壳聚糖多孔生物炭热重分析表征结果
六、基于壳聚糖多孔生物炭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结果
第四节 生物炭/PMS氧化体系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一、生物炭/PMS氧化体系对HBA的降解与吸附
二、材料浓度对氧化降解的影响
三、HBA浓度对氧化降解的影响
四、PMS浓度对氧化降解的影响
五、溶液pH对氧化降解的影响
六、水中共存离子以及天然有机物对氧化降解的影响
七、PC800/PMS对酚类污染物的选择性降解
第五节 生物炭活化PMS降解HBA的机制探究
一、活化降解过程中活性物种的探究
二、活化降解过程中活性位点的探究
第六节 催化降解过程中降解路径的探究
一、催化降解过程中存在电子传递机制的证明
二、催化降解过程中电子传递路径的探究
三、多孔生物炭电子传递能力的探究
第七节 PC800/PMS体系的应用前景
一、PC800/PMS对各种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二、PC800/PMS在实际水体环境中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第五章 大豆秸秆生物炭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四环素的效能和机制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一、大豆秸秆生物炭的形态学特征
二、大豆秸秆生物炭的结构信息
三、大豆秸秆生物炭的化学成分表征
四、大豆秸秆生物炭的电化学性质
五、大豆秸秆生物炭和过硫酸盐体系降解性能评价
六、SSB1000/PS体系的应用性能
七、SSB1000/PS体系降解四环素的机制探讨
第六章 单原子铁生物炭与纳米铁生物炭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苯酚的效能和机制差异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三节 狐尾藻基铁碳复合材料性能评价和分析方法
一、催化性能评价
二、分析方法
第四节 狐尾藻基铁碳复合材料活化PMS降解苯酚的性能与机制研究
一、材料的表征
二、催化性能评价
三、活性物种识别
四、材料的催化活化机制
第七章 磁性生物炭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双酚A的效能和机制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三节 催化剂活化PMS降解BPA
一、催化剂的吸附与降解
二、CoFe2O4/HPC剂量对BPA去除率的影响
三、PMS剂量对BPA去除率的影响
四、体系初始pH对BPA去除率的影响
五、体系温度对BPA去除率的影响
六、阴离子对BPA去除率的影响
七、腐殖酸对BPA去除率的影响
第四节 CoFe2O4/HPC与PMS降解机制的研究
一、体系主导的活性氧物种的确定
二、BPA降解机制分析
三、降解路径的确定
第五节 CoFe2O4/HPC与PMS体系的应用
一、材料的磁性与重复利用性
二、不同水质对BPA降解的影响
三、对不同污染物的降解效果
第八章 铁碳比例改变定向调控负载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