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壮医学概述
第一节 壮医学溯源
第二节 壮医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壮医学的特点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壮医学基础理论
第一节 阴阳为本的哲学观
第二节 三气同步的整体观
第三节 三道两路的生理观
第四节 毒虚为患的病理观
第五节 多诊合参的诊断观
第六节 扶正解毒的防治观
第三章 龙路的生理功能及调节机制
第一节 龙路的生理功能及重要性
第二节 龙路以心为用的动力机制
第三节 龙路以通为要的运输网络
第四节 龙路与三道调节关系
第五节 龙路与火路协作关系
第四章 龙路病的病理机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龙路病毒虚结合的发病机制
第三节 龙路病以“堵”为主的关键病机
第四节 以“乱”为纲的龙路病病机概括
第五章 龙路病常见病证的诊治
第一节 血压嗓
第二节 麻邦
第三节 心头跳
第四节 阿闷
第五节 心头弱
第六节 屙意勒
第七节 嘎脉勒叮塞
第八节 楞喔勒
第九节 唉勒
第十节 幽勒
第六章 龙路病常用药
汉桃叶
八角枫
八角茴香
八角莲
九龙藤
九里香
三七
三叉苦木
三加
土茯苓
牡蒿
大风艾
钩藤
大叶紫珠
大驳骨
大金花草
大蓟
小钻
金不换
千斤拔
莪术
飞龙掌血
马蹄金
牛大力
牛奶木
牛尾菜
白背叶
地龙
当归藤
朱砂根
红药
岗梅
宽筋藤
余甘子
青天葵
罗汉果
侧柏叶
金线草
金盏菊
金樱根
肿节风
南酸枣
战骨
绞股蓝
桃金娘根
益母草
海螵蛸
排钱草
黄花倒水莲
赪桐
蜈蚣
鹰不扑
野牡丹
第七章 龙路病的外治法
第一节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第二节 壮医针刺疗法
第三节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
第四节 壮医刮痧疗法
第五节 壮医烫熨疗法
第六节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
第七节 壮医刺血疗法
第八节 壮医火针疗法
第九节 壮医针挑疗法
第十节 壮医水蛭疗法
第八章 龙路疾病的预防与调摄
第九章 龙路病临床验案举隅
屙意勒病案举隅
麻邦病案举隅(一)
麻邦病案举隅(二)
麻邦病案举隅(三)
血压嗓病案举隅
嘎脉勒叮塞病案举隅
楞喔嘞病案举隅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