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混音手册(混音技巧与实践第5版)/音频技术与录音艺术译丛
0.00     定价 ¥ 12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15654427
  • 作      者:
    作者:(美)博比·奥文斯基|责编:王瑞婷|译者:魏增来//冯星月//李哲川//杜思远
  • 出 版 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一本全面介绍混音技术和实践的指南,既包含了混音的基础知识和技术细节,也通过一系列知名混音师的访谈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和见解。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地介绍了混音的基础知识和技术,从监听环境的选择到混音前的准备工作,再到具体的混音技巧,如动态处理、效果器使用、空间效果的应用等,作者不仅阐述了混音的历史和发展,还详细讨论了如何构建混音、声像定位、沉浸式音频、动态和频率处理、添加效果,以及如何让混音更吸引人。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访谈,展示了多位知名混音师的职业生涯和工作方法。受访混音师们分享了他们的个人经历、工作流程、使用的技术和工具,独特的混音技巧,以及他们在职业生涯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本书适合对混音感兴趣的音乐制作人、混音师及音频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无论是新手还是有经验的混音师,都能从本书中获得有价值的指导和灵感。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混音技巧
1 背景知识
1.1 混音的发展演变
1.2 不同的混音风格
1.2.1 纽约风格
1.2.2 洛杉矶风格
1.2.3 伦敦风格
1.2.4 纳什维尔风格
1.2.5 其他风格
1.3 录音室混音与现场混音之间差异性的12大成因
1.4 混音的学习之路
2 监听
2.1 监听环境
2.2 监听音箱:如何选择?
2.3 监听音箱的基本设置
2.3.1 检查监听音箱之间的距离
2.3.2 检查监听音箱的角度
2.3.3 检查监听音箱的安装方式
2.3.4 检查监听音箱的参数设置
2.3.5 检查高音单元的位置
2.3.6 检查控制桌或调音台
2.4 添加超低音音箱的三个步骤
2.5 使用耳机混音
2.6 监听音箱校准技术
2.7 监听音量应如何设置
2.8 监听技巧
2.8.1 使用多种监听设备
2.8.2 单声道监听
3 混音前的准备工作
3.1 混音工程准备
3.1.1 制作工程文件副本
3.1.2 调整音轨节奏
3.1.3 检查淡入淡出
3.1.4 清除杂音
3.1.5 挑选组合素材
3.1.6 修正音高
3.1.7 合并音轨
3.1.8 整理音轨
3.1.9 进行决策
3.1.10 插入段落标记
3.1.11 创建编组和子编组
3.1.12 创建效果通道
3.1.13 分配通道
3.1.14 插入压缩器和限制器
3.2 个人自身准备
3.2.1 调整校准自己的耳朵
3.2.2 找到自身的听音参考点
3.2.3 准备记录笔记
3.2.4 让自己舒适
3.2.5 多多休息
3.2.6 持续专注于混音
4 混音基础
4.1 电平监测
4.1.1 电平表简史
4.1.2 数字电平表的类型
4.1.3 电平表的使用
4.2 增益架构
4.2.1 设置增益
4.2.2 设置子编组和主输出母线推子电平
4.2.3 动态余量及其重要的原因
4.3 混音方法总览
4.4 混音的6大要素
4.5 混音中的无形因素
4.5.1 编曲
4.5.2 演奏及演唱
4.5.3 兴趣点
4.6 业余混音的表现
4.7 形象化混音结果
5 混音平衡:混音中的叠加混合环节
5.1 编曲:一切的开始
5.1.1 张力的松紧
5.1.2 声音元素的冲突
5.1.3 编曲元素
5.1.4 编曲示例
5.1.5 编曲规则
5.2 构建混音
5.2.1 听觉混音法
5.2.2 各类仪表混音法
5.2.3 现代仪表混音法的使用
5.2.4 标尺混音(The Yardstick Mix)
5.3 借助粉红噪声进行混音
5.3.1 方法1:在粉红噪声背景下调整单独音轨
5.3.2 方法2:利用粉红噪声压制混音
5.3.3 不同颜色噪声之间的区别
5.4 参考混音
6 声像全图景要素:声场中混音元素的定位
6.1 立体声图像
6.1.1 幻像中心
6.1.2 三大声像区域
6.1.3 大单声道
6.1.4 将声像定位至空隙处
6.2 立体声音轨声像定位策略
6.2.1 声像定位不能过宽
6.2.2 带有焦点的立体声
6.2.3 扩展声像至音箱之外
6.3 超越空间布局定位的其他用途
7 沉浸式音频:超越立体声场
7.1 沉浸声简史
7.2 第 一代沉浸式音频格式
7.2.1 三声道(3.0)
7.2.2 LCRS四声道(4.0)
7.2.3 四方声四声道(4.0)
7.2.4 五声道(5.0)
7.3 第二代沉浸式音频格式
7.3.1 六声道5.1
7.3.2 七声道6.1
7.3.3 八声道7.1
7.3.4 八声道7.1 SDDS
7.3.5 十二声道10.2
7.3.6 十二声道11.1
7.4 第三代沉浸式音频格式
7.4.1 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简介
7.4.2 声床和对象
7.4.3 渲染
7.4.4 混音注意事项
7.4.5 沉浸式音频的混音方法
8 动态要素:压缩、限制、门限和嘶声去除
8.1 动态控制的类型
8.1.1 压缩
8.1.2 多段压缩
8.1.3 限制
8.1.4 嘶声消除器
8.1.5 门限
8.1.6 瞬态塑形器
8.1.7 削波器
8.1.8 电平控制器
8.2 压缩器的使用
8.2.1 控制动态
8.2.2 压缩用作某种效果
8.2.3 在信号链中的位置
8.2.4 通过听感设置压缩器
8.2.5 通过数值设置压缩器
8.2.6 何为正确的压缩量
8.2.7 平行压缩
8.3 单件乐器的压缩
8.3.1 鼓类压缩的入门技巧
8.3.2 人声的压缩
8.3.3 循环乐段的压缩
8.3.4 混音母线的压缩
8.4 压缩技巧
8.4.1 对于军鼓
8.4.2 对于底鼓
8.4.3 对于房间话筒
8.4.4 对于贝斯
8.4.5 对于人声
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