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与太湖堤共生的工程体系(湖州溇港)(精)/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研究丛书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9288007
  • 作      者:
    编者:邓俊|责编:郑雨蝶|总主编:谭徐明
  • 出 版 社 :
    长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7-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与太湖堤共生的工程体系(湖州溇港)》从自然科学视角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工程申报提供支撑。溇港是太湖滨湖平原特有的灌溉排水工程体系,由渠道、水闸、堤防构成,具排水、灌溉和水运功能。其建设始于2500年前,湖州是唯一完整留存地区,灌溉约42万亩农田。 溇港圩田发展历经多阶段,唐宋时工程体系形成,元明清成主要粮桑产区。遗产由太湖堤防、溇港塘漾等四部分组成,有严格管理体制,延续至今。 全书分五章,介绍了湖州溇港与太湖平原的自然社会状况、溇港创建发展历程、多方合作的管理模式、遗产构成,还阐述了申遗之路、遗产评估及保护利用等内容,展现了溇港作为我国灌溉工程典范,2000多年来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抵御灾害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
目录
导 言
第一章 湖州溇港与太湖平原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一、自然概况
二、山川河流
三、气象水文
四、溇港与太湖
第二节 社会经济状况
一、政区与人口
二、社会与经济
第三节 研究现状述评
第二章 溇港的创建与发展
第一节 始建时期:太湖堤的形成和地区围田的萌芽
一、原始开拓时期,沟洫农业催生太湖围田雏形
二、春秋战国至秦汉,筑堤隔水开河筑“塘”
三、三国两晋:人口迁移与塘路、围田范围的扩大
第二节 完善时期:中唐至吴越(约公元8—10世纪)
一、太湖环线主要横塘的基本建成
二、太湖堤岸堆筑与沿湖溇港的开挖
三、两宋时期,塘溇体系进一步完善
第三节 元明清时期:持续发展期(公元14—20世纪初)
第四节 近现代:塘溇体系局部湮废,溇港圩田联圩并圩
第五节 工程自建成以来所取得的成效
一、灌溉效益
二、防洪排涝
三、生态农业
第三章 多方合作的溇港管理
一、政府管理及经费
二、民间组织管理的调控
第四章 溇港遗产构成
第一节 价值认定及现状调查
一、价值认定
二、现状调查
第二节 工程性遗产构成
第三节 非工程性遗产构成
一、古村、古桥、古树
二、水神寺庙及祭祀活动
三、碑刻及文献资料
第五章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太湖溇港
第一节 申遗之路
第二节 遗产标准评估
第三节 遗产保护利用
一、保护与利用思路
二、保护与利用建议
三、保护利用工作
附 录
附录一 古寺及古建筑
附录二 太湖溇港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
附录三 湖州市太湖溇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条例
结 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