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交互设计基础
0.00     定价 ¥ 4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7250826
  • 作      者:
    编者:李岩//王振伟|责编:史创新
  • 出 版 社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2-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在数字技术深度介入人类生活图景的当代语境下,交互设计已突破专业领域边界,成为塑造人机关系的基础性学科。本教材的编写始于对我国设计教育转型期的持续观察,特别是在教育部推进“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构建符合产业需求的交互设计知识体系,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命题。 内容架构遵循“认知—方法—创造”的递进逻辑。从理论构建到实践应用的转化过程中,诺曼的认知心理学原理与尼尔森的可用性评估框架被有机整合,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学范式。在方法论层面,特别注重构建完整的工具链体系,从用户画像的精准描摹到交互原型的快速迭代,每个环节都经过教学实践的反复验证。需要指出的是,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教材始终强调设计伦理的核心地位,坚持“技术服务于人”的价值导向。
展开
目录
第1章 交互设计概述
1.1 交互设计的定义
1.1.1 交互设计的核心要素
1.1.2 交互设计的过程
1.1.3 交互设计的应用领域
1.2 交互设计的重要性
1.3 交互设计的历史与发展
1.4 成为一名出色的交互设计师
1.4.1 交互设计师的作用
1.4.2 交互设计师的能力和素质要求
第2章 理解用户
2.1 认知心理学与行为
2.1.1 认知过程与认知模型
2.1.2 感知与注意
2.1.3 记忆与学习
2.1.4 决策与问题解决
2.1.5 情感与动机
2.1.6 交互行为
2.2 用户研究方法
2.2.1 用户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2.2.2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2.2.3 常用的用户研究方法
2.2.4 新技术在用户研究中的应用
2.3 用户需求分析
2.3.1 理解用户需求的重要性
2.3.2 收集用户需求的方法
2.3.3 用户的需求
2.3.4 分析和解释用户需求
2.3.5 用户需求文档化
2.3.6 验证和迭代
2.4 用户画像创建
2.4.1 创建用户画像的步骤
2.4.2 不同类型项目中的用户画像应用
2.4.3 用户画像创建方法与示例
2.4.4 避免用户画像中的刻板印象和偏见
2.4.5 动态用户画像
第3章 设计思维与方法
3.1 设计思维简介
3.1.1 设计思维的定义与核心原则
3.1.2 设计思维与问题解决
3.1.3 设计思维的五个阶段
3.2 创意发散与创意收敛
3.2.1 创意发散
3.2.2 创意收敛
3.3 设计方法论
3.3.1 用户中心设计
3.3.2 敏捷设计
3.3.3 精益设计
3.3.4 其他设计方法论概览
3.4 交互设计流程
3.4.1 软件开发模型
3.4.2 交互设计流程的十个关键阶段
第4章 交互设计原则
4.1 可用性与用户体验
4.1.1 可用性
4.1.2 用户体验
4.2 交互类型
4.2.1 直接交互与间接交互
4.2.2 命令式交互与探索式交互
4.2.3 静态交互与动态交互
4.2.4 单模式交互与多模式交互
4.2.5 有意识交互与无意识交互
4.3 交互行为的设计原则与微交互设计
4.3.1 交互行为的设计原则
4.3.2 微交互设计
4.4 经典交互设计原则
4.4.1 施耐德曼的交互设计八项黄金原则
4.4.2 诺曼的设计原则
4.4.3 尼尔森的十条可用性原则
4.4.4 各大科技公司的设计原则
4.5 交互设计模式
4.5.1 常见的交互设计模式
4.5.2 交互设计模式的选择与应用
4.6 交互方式的规划
4.6.1 交互方式规划的方法
4.6.2 交互过程的简化
4.6.3 交互方式的未来趋势
4.7 交互式界面的类型和设计原则
4.7.1 交互式界面的类型
4.7.2 一致性和标准化原则
4.7.3 反馈与沟通原则
4.7.4 错误处理原则
第5章 概念化与原型制作
5.1 概念化交互设计
5.1.1 概念化的定义与过程
5.1.2 概念化工具与方法
5.1.3 交互设计过程中的工具与方法
5.2 原型的类型与作用
5.2.1 原型的分类
5.2.2 原型的特征与应用
5.2.3 原型与用户中心设计
5.3 原型制作工具与技术
5.3.1 纸面原型与数字原型
5.3.2 交互设计与编程
5.3.3 硬件原型与物理交互的模拟
5.4 原型测试与反馈
5.5 案例分析与思考
5.5.1 案例1
5.5.2 案例2
第6章 视觉与交互
6.1 视觉设计基础理论
6.1.1 视觉感知的原理
6.1.2 视觉设计的心理学基础
6.1.3 认知负荷与视觉设计优化
6.2 色彩与布局的交互应用
6.2.1 色彩理论基础
6.2.2 界面布局的设计
6.2.3 色彩与布局设计工具
6.2.4 色彩与布局的综合应用
6.3 图标与符号设计
6.3.1 图标设计的原则
6.3.2 图标的符号学特性
6.4 动效设计
6.4.1 动效设计概述
6.4.2 动效设计与用户交互
6.4.3 动效设计实践
6.5 视觉设计在多设备环境中的一致性
6.5.1 设备多样性与设计挑战
6.5.2 设计系统与样式指南
6.5.3 跨平台设计与适配
第7章 交互设计工具与技术
7.1 软件工具
7.1.1 软件工具概览与选择标准
7.1.2 编程语言与交互设计
7.1.3 新兴前端框架与交互设计
7.2 硬件工具与设备
7.2.1 硬件工具的分类与作用
7.2.2 新兴硬件设备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
7.2.3 硬件原型制作
7.3 新兴技术的应用
7.3.1 人工智能与交互设计
7.3.2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7.3.3 物联网与智能设备
第8章 交互设计评估
8.1 评估方法论
8.1.1 评估的定义与目的
8.1.2 评估方法的分类与选择
8.1.3 评估过程中的伦理考量
8.2 用户测试
8.2.1 用户测试的实施步骤
8.2.2 用户招募与样本选择
8.2.3 设计测试任务与场景
8.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