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前言
1 研究总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工作
1.1.2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
1.1.3 分类编制村庄规划的迫切需要
1.1.4 广西村庄规划编制的地方诉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乡村
1.3.2 乡村分类
1.3.3 村庄规划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2 乡村分类的现实困境
2.1 政策文件解读
2.1.1 国家乡村分类政策
2.1.2 广西乡村分类政策
2.1.3 分类政策的评析
2.2 乡村分类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
2.2.2 国内研究
2.2.3 已有乡村分类评析
2.3 乡村分类存在的问题
2.3.1 乡村分类技术方法不完善
2.3.2 乡村分类型不统一
2.3.3 分类结果的技术检验环节缺失
2.4 本章小结
3 “沙漏法”乡村分类模型体系构建
3.1 乡村分类原则与依据
3.1.1 乡村分类原则
3.1.2 乡村分类依据
3.2 乡村分类思路与方法
3.2.1 技术方法的理论基础
3.2.2 “沙漏法”乡村分类模型体系
3.2.3 “沙漏法”乡村分类的技术优势
3.3 “沙漏法”乡村分类模型的工作流程
3.3.1 第一步:确定乡村类型
3.3.2 第二步:实施定性“沙漏法”
3.3.3 第三步:实施定量“沙漏法”
3.3.4 第四步:检验与反馈
3.3.5 第五步:制定不同类型乡村发展引导
3.4 本章小结
4 广西首府南宁市实证研究
4.1 南宁市概况
4.1.1 地理区位与交通条件
4.1.2 行政区划与人口经济
4.1.3 地形地貌与自然资源
4.1.4 河流水系与气候特征
4.1.5 人文历史与旅游资源
4.2 乡村发展现状
4.2.1 乡村人口分布状况
4.2.2 乡村经济发展状况
4.2.3 乡村国土利用状况
4.2.4 乡村空间分布特征
4.3 南宁市“沙漏法”乡村分类
4.3.1 第一步:确定乡村类型
4.3.2 第二步:定性“沙漏法”
4.3.3 第三步:定量“沙漏法”
4.3.4 第四步:检验与反馈
4.4 不同类型乡村发展引导
4.4.1 南宁市乡村分类发展指引
4.4.2 特色保护类分布情况和案例分析
4.4.3 聚集提升类分布情况和案例分析
4.4.4 城郊融合类分布情况和案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桂北资源县实证研究
5.1 资源县概况
5.1.1 地理区位与交通条件
5.1.2 行政区划与人口发展
5.1.3 地形地貌与自然资源
5.1.4 河流水系与气候特征
5.1.5 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
5.2 资源县乡村发展现状
5.2.1 乡村基本情况
5.2.2 乡村人口密度
5.2.3 乡村空间分布特征
5.2.4 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5.3 资源县“沙漏法”乡村分类
5.3.1 第一步:确定乡村类型
5.3.2 第二步:定性“沙漏法”
5.3.3 第三步:定量“沙漏法”
5.3.4 第四步:检验与反馈
5.4 不同类型乡村发展引导
5.4.1 资源县乡村分类发展指引
5.4.2 特色保护类分布情况和案例分析
5.4.3 城郊融合类分布情况和案例分析
5.4.4 集聚提升类分布情况和案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