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篇】
第1章 重庆市国家储备林建设现状
1.1 重庆市国家储备林建设背景
1.1.1 项目建设背景
1.1.2 建设单位情况
1.2 重庆市国家储备林建设基本情况
1.2.1 主要做法
1.2.2 主要成效
1.2.3 未来规划
第2章 松材线虫病防治现状
2.1 松材线虫病
2.1.1 松材线虫病病原
2.1.2 松材线虫病寄主植物
2.1.3 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
2.1.4 松材线虫病的致病机理
2.2 松材线虫病发生规律
2.2.1 松材线虫病症状
2.2.2 松材线虫病的侵染循环
2.2.3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
2.3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与危害
2.3.1 国外松材线虫病发生历史与分布
2.3.2 中国松材线虫病发生历史与分布
2.3.3 重庆市松材线虫病发生历史与分布
2.4 松材线虫病现有防治模式
2.4.1 松材线虫病监测调查
2.4.2 松墨天牛防治方式
2.4.3 国内外疫木处置方式
第3章 重庆市国家储备林马尾松林经营现状
3.1 马尾松特征
3.1.1 形态特征
3.1.2 环境特征
3.1.3 应用价值
3.1.4 地理分布
3.2 重庆市国家储备林马尾松林特征研究
3.2.1 样地调查
3.2.2 数据分析方法
3.2.3 马尾松林样地布设
3.2.4 马尾松林林分结构
3.2.5 马尾松林生物量特征
3.3 马尾松林经营模式
3.3.1 马尾松林经营理论基础
3.3.2 马尾松林的传统经营模式
3.3.3 马尾松林近自然经营
【试点篇】
第4章 重庆市马尾松林改培试点工作
4.1 试点基本情况
4.1.1 松材线虫病防治与马尾松林改培试点
4.1.2 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与马尾松改造培育油茶试点
4.2 试点保障措施
4.2.1 加强领导,高位推动
4.2.2 注重宣传,有效引导
4.2.3 严格监督,依法管理
4.2.4 完善政策,加大投入
4.3 试点主要做法
4.3.1 成立工作专班,落实各方责任
4.3.2 严格作业标准,保证工作质量
4.3.3 实施闭环管理,全面精准防治
4.3.4 坚持适地适树,探索科学经营
4.3.5 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持续经营
4.4 试点主要模式
4.4.1 科学防控模式
4.4.2 系统治理模式
4.4.3 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
4.5 试点主要成效
4.5.1 有效控制疫情,生态功能提升
4.5.2 森林结构优化,抗逆能力增强
4.5.3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带动林农增收
第5章 马尾松林改培试点技术措施
5.1 立地类型划分
5.2 树种选择及配置模式
5.2.1 梁平区树种选择及配置模式
5.2.2 酉阳县树种选择及配置模式
5.3 造林技术措施
5.3.1 梁平区造林技术措施
5.3.2 酉阳县造林技术措施
5.4 伐前准备
5.4.1 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和集材道审批
5.4.2 伐前公示
5.4.3 伐区拨交
5.5 实施采伐
5.5.1 科学号木
5.5.2 采伐作业
5.5.3 伐桩处理
5.5.4 运输
5.6 伐后验收
5.6.1 采伐验收合格证的发放
5.6.2 伐后公开
5.6.3 伐区更新验收
5.7 集材道建设
5.7.1 总体思路
5.7.2 设计标准
5.7.3 建设方案
第6章 马尾松林改培试点项目管理
6.1 项目进度管理
6.1.1 施工计划的实施
6.1.2 施工进度检查与调整
6.1.3 进度管理分析与总结
6.2 项目物料管理
6.2.1 苗木管理
6.2.2 肥料管理
6.3 项目质量管理
6.3.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6.3.2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6.3.3 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6.4 项目安全管理
6.4.1 施工项目安全管理规划
6.4.2 安全管理规划实施
6.4.3 安全检查
6.5 项目验收管理
6.5.1 检查验收准备
6.5.2 样方设置和样本数量的确定
6.5.3 检查验收内容
6.6 项目档案管理
6.6.1 档案内容
6.6.2 档案管理要求
【成效篇】
第7章 马尾松林改培效益监测
7.1 松材线虫病监测
7.1.1 调查研究方法
7.1.2 布设诱捕器
7.1.3 取样调查
7.1.4 样品检测
7.1.5 数据处理
7.2 改培成效长期监测
7.2.1 主要目标
7.2.2 主要任务
7.2.3 技术方法
7.3 短期监测结果
7.3.1 松材线虫病防治成效监测
7.3.2 林分生长情况监测
7.3.3 群落物种多样性监测
第8章 马尾松林改培疫木处置与利用
8.1 疫木运输
8.2 疫木无害化处置
8.2.1 粉碎(削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