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叙事缓和医疗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7926035
  • 作      者:
    作者:李飞|责编:杨小杰
  • 出 版 社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结合本书的谋篇布局,向读者展现“叙事缓和医疗”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起点为人类学家开启叙事医学教育教学的探索,根源在于与协和缓和医学中心团队的深度融合和互动,升华于文献学习与学术交流。全书共四部分、十二章。第一部分为叙事之道。本部分涵盖了叙事、叙事能力、叙事医学概念,叙事医学的源起、产生背景、哲学基础、文学与医学的融合理念等。其中,现象学作为叙事医学的哲学根基,提示我们对日常生活世界与客观科学世界进行区分,并关注体验和感受。在卡伦医生观点的基础上,补充并再行论述叙事的特征,同时强调了人类学对叙事医学发展的可能贡献。第二部分为叙事育人。以缓和医疗的临床实践案例为主体,本部分内容集中展现了叙事缓和医疗的实践性与教育性。作为叙事医学的核心概念,叙事能力的培育和提升成为叙事医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在探讨国内外叙事医学教育实践状况的基础上,将具象化的能力与路径(包括观察与倾听、沟通、共情与细读、叙事写作等)作为各章主题进行分述。结合丰富生动的案例,形成文本、绘画、微电影、诗词等多元路径的融汇,叙事能力的要素与训练路径得以呈现与诠释。这些丰富多元的路径源自“不浪费的人类学”理念,以多元形式的文化表征,拉近了人与人心灵之间的距离。第三部分为叙事缓和。笔者团队界定的叙事缓和医疗概念框架,集中表达了协和叙事医学教育实践与研究的核心主张、创新发现与理论贡献。该框架以叙事医学与缓和医疗实践的紧密融合为基础,以叙事病历为其中的核心概念,致力于以叙事思维进行病历书写,将叙事性内容融入现行病历,进而自缓和医疗领域的实践向医学界推广而形成方法论意义。作为概念化、系统化的阶段性呈现,叙事缓和医疗的探索与实践在持续完善、拓展、深化。这个相融交汇的过程和努力,旨在呼唤更有温度的医学实践。第四部分为叙事反思。本部分旨在解析卡伦医生提出的“叙事伦理就是叙事医学”观点,同时也是对叙事医学视域下伦理问题的思考。“处处是叙事”的缓和医疗实践,既是伦理相关问题思考的动力,又是叙事伦理实践的可能解释。因为反思性叙事会以更有力度的方式带来行动,这就是叙事医学的伦理责任。笔者团队早期对平行病历工具临床适应性的质疑,构成了一段时期研究的重心,进而逐渐形成并明确了以叙事病历作为叙事缓和医疗框架中的核心概念,并预期医学界实践层面的可能变革。这些努力与阶段性的产出,都是源于思考、质疑和突破的伦理责任。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叙事之道
第一章 概述
一、叙事概念
二、叙事的特征
三、叙事的价值
四、叙事医学概念
第二章 叙事医学发展概况
一、早期研究回溯
二、新兴学科态势显现
三、叙事医学源起的影响因素
四、国内先行者的拓荒与耕耘
五、叙事医学视域下审视医学的本质
第三章 叙事医学理论基础
一、叙事医学的哲学基础
二、人类学的理论贡献
三、理论的反思
第二部分 叙事育人
第四章 叙事医学教育实践
一、人类学与叙事医学结缘
二、国外叙事医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国内叙事医学教育研究概况
四、叙事医学教育本土化路径
五、系统反思与整合
第五章 叙事能力(一):观察与倾听
一、观察
二、倾听
第六章 叙事能力(二):沟通、共情及细读
一、沟通
二、共情
三、细读
第七章 叙事能力(三);叙事写作
一、反思性写作
二、平行病历
三、微型民族志
四、叙事能力的教育价值
第八章 叙事医学教育实践多元路径
一、诗学不应为文学所独有
二、视学生为“他者”
三、镜头下的叙事医学
四、行走中的叙事医学实践
五、“不浪费的人类学
第三部分 叙事缓和
第九章 叙事病历的临床运用路径
一、叙事病历概念界定与结构特征
二、叙事病历临床运用路径与作用
三、叙事病历实践的方法论意义
第十章 叙事缓和医疗的探索与实践
一、叙事医学与缓和医疗的相融交汇
二、叙事医学唤醒情感教育,回应缓和医疗价值
三、叙事缓和医疗概念框架的提出与发展
四、双向奔赴,呼唤更有温度的医学实践
第四部分 叙事反思
第十一章 叙事伦理思考
一、叙事伦理学概念的提出
二、叙事伦理学实践中的问题
三、叙事伦理学对医学的贡献
四、叙事的伦理责任
第十二章 叙事医学的反思与展望
一、从教育到实践转化中的问题与挑战
二、叙事医学实践的反思
三、叙事医学本土化的发展
四、叙事医学的高质量发展
五、展望叙事医学的未来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