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外哲学典籍大全(外国哲学典籍卷普罗泰戈拉美诺)(精)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246842
  • 作      者:
    作者:(古希腊)柏拉图|总主编:李铁映//王伟光|译者:詹文杰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普罗泰戈拉》对话背景设定在伯利克利时代,即公元433年,苏格拉底当时约35岁。这篇对话被人们视为柏拉图的精品杰作,它不仅刻画了最著名的智者普罗泰戈拉,而且也提供了另外个两位著名智者——普罗狄科和希皮亚的思想概要。普罗泰戈拉在雅典的活动、他与伯里克利的友谊、他为城邦起草法律、他的不可知论和他的全部作品,促使人们对智者的教育做出更清晰的认知。对话的开始为普罗泰戈拉的出场做了铺垫;随后是普罗泰戈拉出场并讲述美德的本性,这也是他有能力传授的内容。然后,苏格拉底对他这种能力提出质疑,并与之进行讨论,进一步引出苏格拉底关于美德统一性的“悖论”。接下来是大段离题话,讨论了美德的起源,最后逐渐得出清晰的结论,所有形式的美德来自同一个源,即来自知识。 《美诺》所记录的对话发生的时间是公元前403年左右,苏格拉底的对话者是异邦贵族青年美诺,智者高尔吉亚的学生,讨论的主题是“美德是否可教”,苏格拉底认为必先知道“美德是什么”才能回答与美德相关的其他问题。值得注意是,在这篇对话当中,苏格拉底提出“回忆说”,通过考察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小厮的几何学知识,向美诺证明了学习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
展开
目录
普罗泰戈拉
美诺
附录一 一些译名的讨论
附录二 西蒙尼德的颂诗(PMG 542)
附录三 色诺芬《长征记》Ⅱ.6.21-29
专名索引(希腊文-英文-中文)
术语索引(希腊文-英文-中文)
专名索引(中文-希腊文-英文)
术语索引(中文-希腊文-英文)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